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宮頸癌的臨床分期,對確定治療方案,統一療效對比和估計預后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由于主要靠雙手檢查了解病變擴展和轉移的范圍,常受個人經驗和主觀因素的影響,會有一定的出入,如結合手術病理分期,則能對病情作出比較客觀、可靠的判斷。
一、臨床分期法 自1929年國際腫瘤學會和國際婦產科協會制定的宮頸癌分期標準以來,已經做了數次修訂,目前應用的是figo1970年再次修訂的國際分期法。
我國第二屆全國腫瘤會議對國際分期作了某些補充規定:
0期(原位癌) 癌瘤局限于子宮頸粘膜上皮內或腺體上皮內。
ⅰ期:臨床檢查癌瘤沒有超過子宮頸的范圍,又分四個亞期:
ia肉眼觀察無癌塊形成,潰瘍面頗似宮頸糜爛,子宮頸管亦未變硬。
ib已有癌塊形成,但癌塊的直徑不超過1cm。
ic癌塊直徑在1~3cm之間。
id癌塊直徑已超過3cm或子宮頸的一半者。
ⅱ期 具下列條件之一者,均為ⅱ期。癌瘤已侵犯陰道,但仍局限于陰道的上2/3;癌瘤已侵犯子宮旁組織(包括主韌帶、子宮骶韌帶)但尚未到達盆壁者;子宮體已被侵犯者。 癌瘤只侵犯陰道壁,或以侵犯陰道壁為主的,稱陰道型。癌瘤只侵犯宮旁組織,或以侵犯宮旁組織為主的,稱宮旁型。
ⅱa(ⅱ期早)①陰道穹窿的侵犯不超過2cm者;②宮旁組織的侵犯局限于內1/3者。 ⅱb(ⅱ期中)①陰道的侵犯已超過2cm以上,但仍局限于上1/3以內;②子宮旁組織的侵犯已超過內1/3,但仍局限于內1/2者。
ⅱc(ⅱ期晚)①陰道的侵犯局限于陰道壁的中1/3段以上;②子宮旁組織的侵犯已超過1/2以上,但尚未到達盆壁;③子宮體已受侵犯。
ⅲ期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①癌瘤已侵犯陰道下1/3段;②子宮旁組織受累達骨盆壁。
ⅲa(ⅲ期早) 子宮旁組織呈條索狀浸潤。
ⅲb(ⅲ期晚) 子宮旁組織呈團塊狀浸潤。
ⅳ期 腹腔、外陰、盆腔其他臟器已有轉移,或其他遠處轉移。
按figo中腫瘤委員會意見,將i期分為ia及ib兩個亞分期,實際ib包括范圍過廣。在山東省立醫院316例宮頸癌手術治療隨訪中,i期分為三個亞分期:ia(鏡下浸潤),ib腫瘤≤3cm,ic>3cm;5年存活率ia100%,ib98.4%,ic85.36%。
van nagell(1979)報告ib(figo分類)宮頸癌直徑<2cm 6="">2cm者陽性率為18%。
我國(1959)第一屆全國腫瘤會議提出將臨床子宮頸癌ⅰ期分為4期:ia鏡下浸潤,ib<1cm ic1="" 3cm="" id="">3cm。實際以3cm為界,將國際分類ib分為ib及ic比較簡單適用。
二、tnm分期法 近年來為使身體各部位的癌瘤取得統一的分期標準,便于統計療效和估計預后,國際抗癌協會(uicc)提出tnm分類法,即在臨床分期的基礎上說明區域性淋巴結及遠處器官有無轉移。此法為治療前的分類,不包括手術所見。
t代表原發腫瘤,n代表區域淋巴結,m代表遠處轉移。
t1s侵蝕前期癌,即原位癌。
t1癌瘤局限于宮頸。
t1a臨床前期浸潤癌。
t1b臨床浸潤癌。
t2腫瘤超過宮頸,但未達骨盆,或腫瘤侵犯陰道,但未達下1/3。
t2a腫瘤侵犯陰道,但未侵犯宮旁。
t2b腫瘤侵犯宮旁,伴有或無陰道侵蝕。
t3癌瘤侵犯陰道下1/3或浸潤達盆壁。
t4癌瘤超出骨盆,或侵犯直腸或膀胱粘膜。
由于通過臨床檢查反映nm的情況尚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tnm分類的實際應用受到限制,不如figo分類法簡單而實用。
三、手術病理分期法(meigs-brunschwig分期法)
0類 原位癌或微癌。
a類 癌瘤局限于子宮頸。
a0類 術前宮頸活檢為浸潤癌,但子宮頸的手術標本未再查見癌。
b類 癌瘤超越子宮頸,侵犯陰道上2/3或子宮體;或癌瘤同時侵及陰道上段和子宮體。陰道或子宮體的侵犯可由直接擴展或轉移而來。
c類 癌瘤直接擴展或經淋巴管轉移,侵及子宮頸旁或陰道旁組織(或兩者兼有)或侵及這些組織內的淋巴結;癌瘤侵犯陰道的下1/3段。
d類 淋巴管和淋巴結的侵犯已超出陰道旁及子宮頸旁的范圍,包括真骨盆內的全部淋巴管和淋巴結;癌瘤轉移至卵巢或輸卵管。
e類 癌瘤已穿透膀胱、結腸、直腸的漿膜、肌層或粘膜。
f類 癌瘤侵入骨盆壁(筋膜、肌肉、骨或骶叢)。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近幾十年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詳細>>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它是迄今為止唯一找出致病原因的癌癥。宮頸癌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簡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