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一、精神刺激引起的閉經
這是導致女性發生月經紊亂甚至閉經的一個常見的原因,它主要是因為情緒的改變,如學習工作生活的壓力、煩悶抑郁、過度緊張、重大的精神刺激等,通過大腦皮質—丘腦—下丘腦的神經內分泌途徑,或經大腦—邊緣系統影響下丘腦功能,導致下丘腦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分泌異常從而導致了月經紊亂甚至閉經。
這些女性在婦科檢查和性激素的檢查中可能是未見異常的,但在情緒方面的測試卻常常提示焦慮或抑郁的水平高于健康女性,對她們用常規的“調理月經”治療方案往往見不到很好的效果。
對于這種原因導致的閉經,主要是以心理治療為主,再輔助于藥物的治療,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身心愉悅,避免不良情緒的影響,當環境發生變化時,要盡快調整以適應新的環境,注意舒緩精神壓力,在解除了精神壓力后,月經也就可以慢慢地恢復了。
二、垂體性疾病(如垂體腺瘤)
導致的閉經 垂體腺瘤是常見的顱內良性腫瘤,主要起源于垂體的前葉,30~40歲多見,患了垂體腺瘤后,垂體激素的異常分泌會引起一系列的代謝紊亂和臟器損害,腫瘤的壓迫也會導致其他垂體激素的分泌低下,引起相關靶線的功能低下,從而導致相應的功能障礙,因此,垂體腺瘤在臨床上的癥狀很多,既可表現為肢端肥大或巨人癥,也可表現為閉經、溢乳或性功能低下等,少數人還可表現為甲亢或甲低,還有少數人無明顯的內分泌失調癥狀,僅有視力視野改變。
如果垂體腺瘤能夠被早期發現,并得到及時有效治療的話,對人體的影響便會小一些。隨著現代內分泌的發展,我們可以通過測定垂體和下丘腦等多種內分泌激素,以及垂體功能試驗等,來了解垂體及靶腺的功能情況,這對于垂體腺瘤的早期診斷有早重要的意義,但是又由于垂體腺瘤的分泌是呈脈沖式釋放的,有晝夜的節律變化,受機體內外環境的影響,因此僅靠一次測的基礎值不太可靠,應多次多時間點測量。
三、卵巢性閉經
由于卵巢性激素水平低落,子宮內膜不發生周期性變化而出現閉經時,稱為卵巢性閉經,常見的有卵巢早衰和多囊卵巢綜合癥。 卵巢早衰:一般女性在40歲之后,卵巢功能才會慢慢衰退,但是有一些女性卻由于遺傳、自身免疫性因素、調節半乳糖代謝異常、放療化療、感染、強烈的情緒刺激、某些免疫性藥物等,導致卵巢內卵泡耗竭或被破壞,或因手術切除卵巢而發生卵巢功能提前衰竭,從而繼發了閉經的發生。
對先天性卵巢發育不良、卵巢功能受損或破壞以致早衰者一般采用激素替代周期療法,其作用是可緩解或消除圍絕經期癥狀如閉經、煩躁等,還可以改善性功能及因雌激素缺乏而引起的代謝異常,降低冠心病、骨質疏松及骨折等的發生率。 多囊卵巢綜合癥:是育齡期婦女最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以長期無排卵及高雄激素血癥為特征,以月經稀發或閉經、多毛、肥胖和不孕為主要臨床表現。
針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性閉經或月經稀發的治療,主要根據其年齡和對生育的不同需求,采用激素或激素類似物進行相應的治療,對于有生育要求者采取調整月經周期、誘導排卵,對于無生育要求者可調整周期。注意對子宮內膜的保護。 但是,對于少女的閉經,則不能照搬成人的標準,應考慮與成人的差異,以防止過度治療。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從青春期到更年期,月經伴隨著女性走過一半的人生,但如果這個時期在非妊娠狀態下應該來的月經卻遲遲未來,甚至好幾個月都沒有來了,這到底是什么……詳細>>
人的大腦內有下丘腦,其中存在著攝食中樞和飽食中樞。當人發生厭食或主觀上強制性地要求減食時,大腦皮層就會發生強行抑制,長此以往,下丘腦的兩……詳細>>
從青春期到更年期, 月經伴隨著女性走過一半的人生,但如果這個時期在非妊娠狀態下應該來的月經卻遲遲未來, 甚至好幾個月都沒有來了,這到底是……詳細>>
各種慢性疾病。消耗性疾病、代謝和內分泌疾病、腫瘤、流行性腮腺炎并發卵巢炎等,均可引起卵巢功能減退,腎上腺皮質、甲狀腺、腦下垂體等激素分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