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1)普及腫瘤知識,宮頸癌發生相關危險因素,開展性衛生教育,提倡晚婚、晚育、少育。
(2)健全防癌保健網,定期普查普治,凡30歲以上的婦女到婦科門診求診者,應常規作宮頸刮片檢查癌細胞。對宮頸刮片檢查ⅱ級者可采用電烙、光凝、冷凍、冷凝、激光、中醫中藥等保守性治療,而宮頸刮片檢查ⅲ級者需以手術為主。
(3)警惕癌癥信號如性交出血、陰道不規則流血,尤其是絕經后不規則流血、流液,應及時就診。
(4)及時治宮頸癌及癌前病變、宮頸裂傷。目前認為宮頸癌的發生發展是由量變到質變,漸變到突變的過程。即由宮頸不典型增生(輕→中→重度)→原位癌→早期浸潤癌→浸潤癌連續發展過程,其中宮頸刮片檢查ⅱ-ⅲ級需3-8年,宮頸刮片檢查ⅲ級至早期浸潤癌需10-15年,至晚期浸潤癌亦面10-15年,故及時治療癌前期病變有助于減少宮頸癌的發生。
(5)早期宮頸癌以手術為主,合并放療等綜合治療后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晚期宮頸癌以放療為主,結合化療等綜合性治療后5年生存率亦可達50%,但需門診定期隨訪即間隔2個月隨訪3次,間隔3個月隨訪2次,間隔6個月隨訪2次,以后每年隨訪1次,隨訪期間注意區域淋巴結腫大,陰道殘端及盆腔復發征象,及時處理復發灶,以延長生命。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