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女性乳腺增生癥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病人在一例或兩側乳房可摸到大小不等、軟硬不一、界限不太清楚的腫塊,表面似乎有小顆粒,與皮膚、筋膜無粘連,用手指按壓后即感到疼痛。
同時伴有乳房脹痛或酸痛,個別病人還向腋下及上肢放射。疼痛與月經有一定關系,月經前后癥狀較明顯,月經來潮期間癥狀減輕或消失。陰雨、暑熱天氣,或情緒變化,如愁、怒、憂、思時癥狀加重。
心情舒暢時癥狀較輕。疼痛輕者可不引起病人注意,重者可影響工作和生活。少數病人乳頭可流出棕黃色和暗褐色血性液體。有人發現,此類患者面部常發生黃褐斑及其他色紊沉著。
近年來,此癥發病率逐年增高,育齡婦女發病率高達28-40%。與此同時,發病年齡下降。此病本多見于30—50歲的婦女,現在也有20 歲左右的少女發病,且癥狀比較明顯;
乳腺增生癥的發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與卵巢內分泌功能紊亂有關。黃體素分泌不足,雌激素相對或絕對過多,以致月經周期中乳腺組織增生和復舊過程發生紊亂,使乳腺導管或腺泡上皮增生,乳管擴張成囊狀,形成腫塊。
這實際上是乳腺生理增生與復舊不全所造成的結構紊亂癥,故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命名為良性乳腺結構不良。據統計,未婚、未生育、未哺乳或哺乳不良者容易發病。多數病人月經不規則,經量少,經期短;或乳房發育較差。青春期前及絕經期后極少發病。
乳腺增生癥與乳腺癌的關系。多年來國內外研究者一直存在爭論。據國際抗癌聯盟介紹,美國患有乳腺增生癥的婦女,日后患乳腺癌的機會是一般人的2倍,也有學者報道為4.5倍或更高;還有人認為它可能是癌前病變,發展到晚期階段,具有癌變傾向或同時央有早期惡性腫瘤。另一部分人則認為,乳腺增生病與乳腺癌無直接聯系。至多是乳腺癌多種危險因素之一,不必過于緊張。盡管如此,對乳腺增生癥仍應高度重視,爭取早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預防乳腺增生癥,應保持情緒穩定,樂觀開朗,生活安排勞逸結合,做到充實而有規律。月經不規則者要及時治療。分娩后爭取哺乳,對孩子和自己都有好處。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乳腺增生是一種婦科常見的疾病。好發于25-39歲左右的中年婦女,因為這段時間是女性性機能最旺盛的時期。表現為乳房的不同部位單發或多發地生……詳細>>
乳腺是性內分泌系統的靶器官,由于內分泌失調導致乳腺的病理變化,使乳腺管壁細胞及乳腺間質細胞增生,改變了乳腺的正常組織結構和正常的生理性功……詳細>>
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見疾病,且發病率呈逐年上升事態。究其原因,主要是許多乳腺疾病早期癥狀很容易被忽視,而造成發現晚、治療晚,其結果常常是錯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