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引起陰道出血的常見原因有:
①卵巢內分泌功能失調:包括無徘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和排卵性月經失調兩類,以及月經間期卵泡破裂,雌激素水平短暫下降所致子宮出血。
②與妊娠有關的子宮出血:常見的有流產、異位妊娠、妊娠滋養細胞疾病(葡萄胎等)、產后胎盤部分殘留、胎盤息肉和子宮復舊不全等。
③生殖器炎癥:如外陰潰瘍、陰道炎、宮頸炎、宮頸息肉和子宮內膜炎等。
④生殖器腫瘤:子宮肌瘤是引起陰道流血的常見良性腫瘤,具有分泌雌激素功能的卵巢腫瘤也可引起陰道流血。其他幾乎均為惡性腫瘤,包括外陰癌、陰道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子宮肉瘤、絨毛膜癌。
⑤損傷、異物和外源性性激素:生殖道創傷如外陰、陰道騎跨傷、性交所致處女膜或陰道損傷均可發生出血。放置宮內節育器常并發子宮出血。使用雌激素或孕激素不當可引起不規則子宮出血。
⑥與全身疾病有關的陰道流血: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肝功能損害等,均可導致子宮出血。
臨床表現:
①經量增多:月經量多(>80ml)或經期延長但周期基本正常,為子宮肌瘤的典型癥狀,其他如子宮腺肌病、排卵性月經失調、放置官內節育器均可引起經量增多。
②周期不規則的陰道流血:多為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但應注意排除早期子宮內膜癌。
③無任何周期可辨的長期持續性陰道出血:一般多為生殖道惡性腫瘤所致,首先應考慮宮頸癌或子宮內膜癌的可能。
④停經后陰道出血:發生于育齡婦女應先考慮與妊娠有關的疾病,如流產、異位妊娠、葡萄胎等;發生在圍絕經期婦女者多為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但應排除生殖道惡性腫瘤。
⑤陰道出血伴白帶增多:一般應考慮晚期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或子宮粘膜下肌瘤伴感染。
⑥性交后出血:性交后立即有鮮血出現,應考慮早期宮頸癌、宮頸息肉或子宮粘膜下肌瘤的可能。
⑦經間出血:若發生在下次月經來潮前14—15d,歷時3—4天且血量極少時,多為排卵期出血。
⑧經前或經后點滴出血:月經來潮前數日或來潮后數日持續少量陰道極少量陰道褐紅色分泌物,可見于排卵性月經失調或系放置宮內節育器。此外,子宮內膜異位癥亦可能出現類似情況。
⑨絕經多年后陰道出血:若出血量極少,歷時2—3d即凈,多為絕經后內膜脫落引起的出血或老年性陰道炎;若出血量較多、出血持續不凈或反復血,應考慮子宮內膜癌的可能。
⑩間歇性陰道排出血水:應警惕有輸卵管癌的可能。 綜上所述,一旦出現陰道出血,首先應當到醫院就診,做一些必要的婦科檢查以明確診斷,進行治療,不可盲目地用藥,延誤病情,造成危害。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孕期陰道出血其實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但是當準媽媽看到陰道出血后,都非常緊張、害怕。其實,只要知道陰道出血的原因就可以預防。下面讓我們來看……詳細>>
陰道出血可能是陰道炎引起的,也可能是子宮息肉或宮頸糜爛造成的,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患者會出現陰道流血的現象,陰道出血多半是婦科疾病引起的,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