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排卵障礙,又稱為不排卵,是女性不孕癥的主要原因之一,約占25-30%。排卵障礙的直接危害是導致不孕,但它還可導致月經失調、閉經、多毛、肥胖等癥狀。
另外,如果長期不排卵,性激素代謝紊亂,子宮內膜過度增生而無周期性孕激素的對抗作用,易發生子宮內膜癌及乳腺癌。所以對排卵障礙者應給予足夠的重視,進行積極的檢查和治療。
卵泡發育及排卵是由下丘腦—垂體—卵巢性腺軸調控的,所以性腺軸的任何一個部位異常都可引起排卵障礙。現代醫學階段的“內分泌功能失調”或紊亂,不排卵相當于祖國醫學當中的“月經病”。中醫治療“不育不孕癥”首先以補腎為主,中藥促進排卵仍以臨床癥狀辨證施治為主。
臨床上根據排卵障礙的不同原因,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癥,“輸卵管阻塞”卵巢炎性包塊及“囊腫”“盆腔炎”“陰道炎”等方面的病因存在。中醫采用益令補腎,活血化瘀,填精補髓,氣血雙補疏肝健脾的方法,使其氣血調合,沖任元盈,故而有子。那么,排卵障礙如何診斷呢?
排卵障礙的診斷方法如下:
(一)、基礎體溫(BBT)
無排卵BBT為單相,有排卵為雙相。一般BBT多在排卵后2-3天上升,少數在排卵日上升,升高幅度>0.3度。BBT監測排卵方法簡單、經濟,但預測排卵不準確,誤差±4天。再者僅80-90%排卵者BBT為雙相,另有10—20%的排卵正常者BBT為單相;而且個別BBT為雙相的卻無排卵,如LUFS。
(二)、陰道脫落細胞:陰道上1/3的上皮細胞對性激素變化敏感,在月經周期中也有周期性變化。如果月經后半期檢測陰道脫落細胞仍為雌激素影響的角化細胞多而無周期性變化,表示無排卵。該方法操作繁瑣,準確性差,目前應用很少。
(三)、宮頸粘液:月經后半期宮頸粘液仍為羊齒植物狀結晶,無橢圓體,為無排卵。
(四)、子宮內膜檢查
受卵巢雌、孕激素的影響,月經中期中子宮內膜有明顯的中期性變化:經前5-7天為分泌晚期變化。如果月經前或來月經12小時內做子宮內膜檢查為增殖期改變,表明無排卵。近年人們發現一種特殊情況,即假性黃體功能不全:為有排卵,黃體功能也正常,由于子宮內膜缺乏P受體,無分泌期改變,子宮內膜檢查為增殖期改變。假性黃體功能不全的診斷是子宮內膜組織學檢查+內膜P受體測定。治療是卵泡期給予hMG與E2,以協同促進內膜P受體的產生。
(五)、血性激素測定
月經中期的不同階段,血中性激素的水平是不同的,分析學清性激素水平是否正常,一定要考慮抽血時間。觀察是否有排卵一般在兩個時間測血性激素:
①月經中期(排卵期),主要觀察是否出現LH峰(>40U /L),和E2峰(400pg /ml)。
②月經第21天(或來月經前7天),主要觀察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P>5ng/ml表明有排卵,P在6—10ng/ml,雖有排卵,但存在黃體功能不足,P>15ng/ml則正常。
③月經第9天檢測,如果FSH、LH<15U /ml、E2<100pg /ml,則卵泡發育不良,不排卵的可能性大。當然,其他時間檢測血清性激素,也能判斷排卵是否正常,比如PRL、T升高, LH/FSH>3等(非排卵期)。
(六)、尿排卵試條自我監測
(七)、超聲卵泡監測
超聲可分辨2-4mm的卵泡(陰道超聲更清楚)。一般從月經周期第9天開始,1-3天觀察1次,通過連續觀察,可看到卵泡逐漸長大,并向卵巢表面遷移,第 9-12天可確定優勢卵泡(>14mm),排卵前卵泡每天長2-3mm。成熟卵泡18-24mm(自然周期17mm,hMG促排卵>18mm ,克羅米芬促排卵>20mm),位于卵巢表面。
1。排卵征象:①卵泡破裂:卵泡塌陷、體積縮小、無回聲區消失。②血體、不規則有強回聲光點的囊腫。③盆腔積液:20%可見積液(排出4-6ml卵泡液,B超可測出>5ml液體)。
2。不排卵:①無卵泡發育②優勢卵泡③LUFS:卵泡不破裂,持續存在,盆腔無積液;
(八)、腹腔鏡 如排卵,可見到排卵斑、血體—黃體。
女性朋友排卵障礙危及女性的生育,因此一旦確診為排卵障礙,一定要采取積極的措施進行治療,最后不孕不育專家提醒女性朋友排卵障礙雖然治療起來不是非常的困難,但是依然要選擇正規醫院治療。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生育的條件首先是排卵,眾所周知不排卵就沒有卵子去和精子結合,根本談得上受孕。排卵是卵巢的主要任務,因此,排卵障礙必然導致不孕。要知道是否……詳細>>
排卵障礙是指不能排出正常的卵子。有關醫療機構分析了不孕患者的病因,其中排卵障礙大約占不孕的1/3,是引起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你知道……詳細>>
排卵障礙是一種女性常見的疾病,女性由于不能正常的排卵也就無法正常進行生育,只有排出卵子與精子結合,才可以正常懷孕。近些年來,有太多的女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