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概述】
多發生于產后,絕大多數為初產婦。多在葡萄球菌感染。因乳管阻塞、乳汁淤積,細菌直接侵入所致,或細菌自乳頭或乳暈的皸裂處侵入乳管并沿淋巴引流導管乳腺小葉感染。
【病因學】
除產后全身抗感染能力下降時外,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1、乳汁淤積 乳汁淤積有利于入侵入細菌的生長繁殖。
淤積的原因有:
①乳頭發育不良(過小或內陷)妨礙哺乳;
②乳汁過多或嬰兒吸乳少,以致乳汁不能完全排空;
③乳管不能,影響排乳。
2、細胞入侵 乳頭破損使細菌沿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徑。嬰兒口含乳頭崦睡或嬰兒患口腔炎也有利于細菌直接侵入乳管。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菌為主。
【臨床表現】
起病時常有高熱、寒顫等全身中毒癥狀,患側乳房體積增大,局部變硬,皮膚發紅,有壓痛及搏動性疼痛。如果短期內局部變軟,說明已有膿腫形成,需要切開引流。患側的腋淋巴結常有腫大,白細胞計數增高。
膿腫的臨床表現與其位置的深淺有關,位置淺時,早期有局部紅腫、隆起,而深部膿腫早期時局部表現常不明顯,以局部疼痛和全身性癥狀為主。膿腫可以單個或多個;可以先后或同時形成;有時自行破潰或經乳頭排出,亦可以侵入乳腺后間隙中的疏松組織,形成乳腺后膿腫。
【診斷】
1、有乳頭創傷或乳頭發育不良史,開始有發冷、而后高熱、寒戰、頭痛、乳房脹痛或搏動性疼痛。
2、早期乳房腫脹,局部硬結,進而紅、腫、熱、壓痛;形成膿腫則有波動感,感染表淺者可自行破潰;患側腋窩淋巴腫大、壓痛。
3、全身反應 有食欲不振、體溫升高、寒戰,可并發敗血癥。
4、輔助檢查 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均明顯升高。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