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什么是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內膜細胞種植在卵巢、子宮骶骨韌帶、盆腔腹膜等不正常位置,形成的一種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按病程可分輕、中、重度,輕度以異位內膜增生影響為主,中重度則已造成骨盆結構改變、需要外科手術治療。異位癥難于被醫學檢查,大多在發生不孕做臨床檢查時才發現。
一般認為約10%女性可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癥,城市多于農村。發病年齡在24—45歲,多發于育齡女性,大約30—50%異位癥可引發不孕。據報道,全球約有1.78億女性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屬于常見的婦科慢性疾病。
主要病因:
子宮內膜異位癥病因十分復雜,據已有研究,主要包括:漿膜上皮,化生內膜組織;經血逆流,內膜細胞盆腔種植;通過血液和淋巴擴散;內膜異位引起炎性反應,導致炎癥與免疫失衡;內分泌紊亂,內膜隨月經周期變化增長和消退;另外還有醫源性(破宮刮宮、人流等)、家族遺傳因素等。
上述因素中,對內分泌失調和炎癥與免疫因素干預,是目前治療的介入點:
異位內膜依賴于雌激素:無論來源如何,異位的子宮內膜生長變化均與卵巢內分泌有關,該病也多發生在育齡女性。雌激素能促進生長,而孕激素能使其抑制。臨床研究表明,雌激素過多、孕激素缺乏,助長了該病的發生和發展。因此,可以通過抑制雌激素水平進行治療;反之,孕激素可以阻止異位內膜組織的生長。事實上,女性生育有利于抑制異位癥。
有研究表明,過多的雌激素與肝功能受損、不能滅活和代謝雌激素有關。因此,改善肝功能、支持雌激素代謝和排毒是糾正生殖內分泌失衡的重要路徑。
炎癥和免疫:異位內膜組織可產生大量的炎性介質,如前列腺素、白介素等,在子宮外區域內膜組織可以引發免疫反應,導致大量的炎性細胞因子,影響周圍神經而疼痛。有人認為該病是一類自體免疫反應疾病,因此,抑制炎性因子活性、調節免疫平衡是重要的干預手段。
子宮內膜異位癥如何導致不孕 ?
子宮內膜異位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大約25-50%的不孕癥婦女由子宮內膜異位引起,約30-50%子宮內膜異位癥婦女可發生不孕。
導致不孕:內膜異位可削弱卵巢功能,使卵泡發育不良、排卵障礙;導致輸卵管粘連、扭曲和堵塞,影響卵子攝取而無法受孕,或授精卵無法進入子宮著床而不孕或宮外孕;內膜異位所致過高炎性因子、自體免疫反應,導致子宮內環境異常,影響排卵和黃體功能不全,或授精卵著床困難而流產等。
引起生育困難或反復流產:包括陰道異常出血、流產、先兆子癇和早產等,這多與異位內膜所引起的過度炎性反應相關。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對子宮內膜異位癥一詞,相信大部分的女性都不是很了解的,但是如今子宮內膜異位癥疾病已經是發病率有很高的婦科疾病了,給女性正常的生活是會帶來……詳細>>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內膜細胞種植在卵巢、子宮骶骨韌帶、盆腔腹膜等不正常位置,形成的一種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按病程可分輕、中、重度,輕度以異……詳細>>
周期性直腸刺激癥狀:進行性加劇的周期性直腸刺激癥狀罕見于其他婦科疾病,是診斷本癥最有價值的癥侯。直腸、肛門、外陰部墜脹、墜痛、里急后重感……詳細>>
據統計,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女性中不孕的比例可達50%,而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女性出現不孕的幾率幾乎是非子宮內膜異位癥女性的20倍。此外,在原因……詳細>>
據統計,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女性中不孕的比例可達50%,而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女性出現不孕的幾率幾乎是非子宮內膜異位癥女性的20倍。此外,在原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