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經臨床追蹤觀察顯示,從一般的宮頸癌前病變發展為宮頸癌大約需要10年時間。從這個角度看,宮頸癌并不可怕,它是一種可預防、可治愈的疾病。下面我們看看預防宮頸癌有哪些方法?
口服避孕藥誘發宮頸癌
目前,世界各國預防子宮頸癌發生的主要研究集中在分析哪些因素會增加子宮頸癌的發生機會。英國科學家對1.25萬名婦女所做的28項臨床研究結果進行了評估,以確定在使用口服避孕藥和造成子宮頸癌之間是否有著一定的聯系。
評估結果表明,與那些從不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婦女相比,那些使用口服避孕藥不到5年的婦女患子宮頸癌的機會為10%,而口服避孕藥已使用了5至9年的婦女的子宮頸癌發生機會為60%,如果口服避孕藥的使用期延長至10年以上,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則可高達120%。
宮頸癌早期表現
陰道排液:患者常訴陰道排液增多,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樣或米湯樣,有腥臭味。晚期因癌組織破潰,組織壞死,繼發感染等,有大量膿性或米湯樣惡臭白帶排出。
陰道流血:年輕患者常表現為接觸性出血,發生在性生活、婦科檢查及便后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一般根據病灶大小、侵及間質內血管的情況而定。早期出血量少,晚期病灶較大表現為大量出血,一旦侵蝕較大血管可能引起致命性大出血。年輕患者也可表現為經期延長、周期縮短、經量增多等。老年患者常主訴絕經后不規則陰道流血。
篩查宮頸癌的方法
宮頸刮片這是最傳統的宮頸篩查方法。醫生會收集您的宮頸脫落細胞,放在緩沖液中,然后由檢驗師對宮頸脫落細胞進行細胞學的分析檢測。這一方法操作簡便,已成為宮頸癌篩查的主要方法。
根據宮頸細胞學檢測的報告方法,有傳統的巴氏涂液法,也有目前被大力提倡的TCT和LcT。
TCT或LCT不同于傳統的宮頸刮片,醫生會用一把特制的刷子,將宮頸脫落細胞刷下來后保存在緩沖液中。這樣能更廣泛地收集宮頸脫落細胞,因而檢測準確率更高,獲得大力提倡。
巴氏法的檢測結果分為五級。Ⅱ級(有異常細胞,但沒有惡性特征,可能由炎癥引起)為最常見的檢測結果,如果加上“+”,則表示見到了炎癥細胞,但不排除可能有更嚴重的病變。
HPV的HC2檢查可檢測高危型HPV的DNA。HC2檢測敏感度高,其與宮頸刮片相結合的方法,是現在宮頸痛篩查的最理想方法,能夠更早地發現有無HPV病毒感染;在細胞病變發生之前,就能夠將病原檢測出來。
治療宮頸癌的方法
1、手術治療
目前已形成較為一致性意見,即大多數Ⅰ期和Ⅱ期子宮內膜癌能通過手術治愈。對于Ⅰa期G1癌可通過全子宮加雙附件切除治愈。Ⅰ期低分化癌(G2和G3)以全子宮加雙側附件切除并結合放療的效果比單純手術為好。當子宮腔直徑>10cm時,亦以此結合療法為宜。
Ⅱ期子宮內膜癌的處理基本同宮頸癌,即行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加盆腔淋巴結切除。但現今報道的最佳結果乃是通過體外和腔內放射后行子宮切除的綜合治療。這可能由于宮體癌一般發展較緩慢,大多數病灶仍局限于子宮,即使可能轉移至宮旁和盆腔淋巴結者,以術前放療可望殺滅癌瘤,并能縮減宮體部癌瘤,隨后即使手術不盡廣泛亦能根治;另方面,宮體癌的多數患者已年過半百,許多是肥胖者,且有重要內科合并癥如糖尿病、高血壓等使其不適宜更廣泛子宮切除及區域淋巴結切除術,故術前結合放療有其輔助效用。
2、放射治療
對于放療的效果及應用方式等仍存有爭議。但一般認為,對Ⅰ期Ⅰ級,無肌層侵犯,單純手術即可。對于Ⅰ期低分化癌(Ⅱ、Ⅲ級),肌層侵犯>1/2,有淋巴結轉移者以及Ⅱ期內膜癌,目前多采用術前腔內鐳療后再行全子宮加雙側附件切除及術后輔助體外照射。
治療Ⅰ期內膜癌還須依據病理分化、腫瘤浸潤肌層深度、淋巴結轉移情況和腹腔脫落細胞是否陽性,從而考慮綜合放射治療為宜,以提高治愈率。
另外,單純放療或化療結合多用于年老患者,有手術禁忌證者以及少數晚期病變伴多器官受累者或不能切除的腫瘤所致出血的姑息治療。
晚期癌及復發癌的治療:Ⅲ、Ⅳ期癌多不通過手術徹底切除,目前一般采用放射治療(腔內鐳療加體外照射)及化療。子宮內膜癌最常見的復發部位是盆腔、陰道穹窿部及隔。若為盆腔復發者,子宮切除術后未行放射的病人,此時應首先放療,即包括全盆腔體外照射和陰道內置鐳或銫治療。
預防宮頸癌的方法
提倡晚婚,晚育,計劃生育。
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及時發現和治療宮頸癌前病變,終止其向宮頸癌的發展。
注意衛生,加強自我保健意識。
重視宮頸癌的早期癥狀,如接觸性出血,血性白帶,及時就診。對于30歲上以婦女初診均應常規作宮頸刮片檢查,異常者可行陰道鏡下活檢以進一步確診。
遠離宮頸癌的危險因素,不少性傳播疾病都會引起子宮頸癌,尤其是尖銳濕疣,因此性伴侶多的女性是子宮頸癌的高危人群。此外,性生活過早、過多,及生育過早、過多、過密的婦女,有亂交、濫交,營養不良、長期口服避孕藥、家族遺傳、婦科檢查器械造成的傷害也會增加子宮頸癌發病的風險。
重視宮頸慢性病的防治,積極治療宮頸糜爛、宮頸濕疣、宮頸不典型增生等疾病。注意產褥期保健,預防宮頸裂傷及裂傷后及時修補。
(責任編輯:王春蘭 )
宮頸癌的發病原因還不太明確,但是國內外大量資料證實,早婚、早育、多產及性生活紊亂的婦女有較高的患病率。詳細>>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近幾十年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詳細>>
通常早期子宮頸癌或癌前病變沒有癥狀,這也就是為什么要經常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或子宮頸癌篩查的原因。詳細>>
宮頸癌是目前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有調查發現此病越來越呈年輕化,生活中很多女性因為進入宮頸癌晚期沒辦法治療而喪失性命,因此對宮頸癌要……詳細>>
宮頸癌是一種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輕則會使女性喪失生育能力,重則可能會威脅女性的生命,而且經過治療之后也有復發的可能性,需要定期到醫院復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