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盆腔結締組織炎多由于分娩或剖宮產時宮頸或陰道上端的撕裂,困難的宮頸擴張術時宮頸撕傷,經陰道的子宮全切除術時,陰道斷端周圍的血腫形成以及人工流產術中誤傷子宮及宮頸側壁等情況時細菌進入發生感染。
盆腔結締組織炎的發病原因
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的患者發病前可能有過經腹,或手術產、分娩、人工流產術等。一般是在被感染后的1周至半個月時間內出現癥狀。盆腔結締組織炎的病原體多為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埃希桿菌、厭氧菌、淋菌、衣原體、支原體等。
1、鏈球菌:為革蘭陽性鏈球菌,其中以乙型鏈球菌致病力最強,能產生溶血素和多種酶,使感染擴散。膿汁較稀薄,呈淡紅色,量較多。本菌對青霉素敏感。B族溶血性乙型鏈球菌常見于產后的子宮感染。
2、葡萄球菌:產后、剖宮產術后、婦科手術后的感染,傷口有葡萄球菌,分金黃色、白色、檸檬色3種,致病力強。膿液色黃、稠、無臭,對一般常用的抗生素易產生耐藥,根據藥敏試驗用藥較理想,耐青霉素金黃色葡萄狀球菌對先鋒霉素V號、克林霉素、萬古霉素及氯霉素等較敏感。
3、大腸埃希桿菌:是革蘭陰性菌,本菌一般不致病,但如機體衰弱,有外傷,或手術后,也可引起較嚴重的感染,常與其他細菌發生混合感染。膿液稠、厚并帶有糞臭。對氨芐西林(氨芐青霉素)、阿莫西林(羥氨芐青霉素)、頭孢菌素及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均有效,但易產生耐藥菌株,最好根據藥敏試驗用藥。
4、厭氧菌:在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時,可見到消化鏈球菌,脆弱類桿菌。此類細菌多來源于結腸、直腸、陰道及口腔黏膜,易形成盆腔膿腫、感染性血栓靜脈炎,膿液有氣泡,帶糞臭。有報道,70%~80%膿腫的膿可培養出厭氧菌,用藥方面應使用兼顧厭氧菌及需氧菌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克林霉素、先鋒霉素V號、二代及三代頭孢菌素、甲硝唑等。
5、結核菌:多見于其他臟器的結核,發生于盆腔結締組織炎者少見。
6、性傳播性疾病的病原體:淋菌、衣原體及支原體為20世紀80年代婦產科醫生引起關注的病原體。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發生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后,局部組織出現水腫、充血,并有多量白細胞及漿細胞浸潤。炎癥初起時多發生于生殖器官受到損傷的部位,如自子宮頸部的損……詳細>>
本病多由于分娩或剖宮產時宮頸或陰道上端的撕裂,困難的宮頸擴張術時宮頸撕傷,經陰道的子宮全切除術時陰道斷端周圍的血腫以及人工流產術中誤傷子……詳細>>
炎癥在子宮旁結締組織時稱為宮旁結締組織炎,臨床上最為常見,炎癥亦可在膀胱旁、直腸旁的結締組織,統稱為盆腔結締組織炎。詳細>>
鏈球菌 為革蘭陽性鏈球菌,其中以乙型鏈球菌致病力最強,能產生溶血素和多種酶,使感染擴散。膿汁較稀薄,呈淡紅色,量較多。本菌對青霉素敏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