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治療子宮肌瘤的小偏方
處方1、化瘀破癥湯
【方藥與用法】海藻45g,丹參、瓜蔞各30g,橘核、牛膝、山楂各20g,赤勺、蒲黃、五靈脂各15g,三棱、莪術、延胡索、血竭、連翅、山甲珠、桂枝、半夏、貝母、香附、青皮各10g:上藥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劑,連服30劑為1療程。患者出現肝郁,宜加柴胡15g;產生閉經,宜加入紅花10g;月經量過多,可加入地榆炭30g;白帶增多,應加入菟絲子20g同煎。
【功能與主治】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主治子宮肌瘤。
【療效評估】有人報道,以此方治療31例患者,治愈31例,服藥最多者 65劑、最少者15劑,平均煎服此方30劑,隨訪3~6年未復發。
處方2、加味生化湯
【方藥與用法】當歸24g,川芎5g,益母草30g,桃仁、炒荊芥穗各9g,炮姜、 炙甘草各3g;上藥水煎2次口服,每日1劑。伴出血者,可以生姜6g取代炮姜;伴有多結節者,可加三棱6g、莪術6g、肉桂3g:如于月經期或出血量較多時煎服,應盡量減少方中桃仁、當歸、益母草用量。
【功能與主治】活血化瘀,溫中止血;主治子宮肌瘤、子宮肥大等。
【療效評估】現已報道,以此方治療子宮肌瘤24例、子宮肥大癥46例,患者年齡在30?50歲者約占93%;治療時程在6個月至19年不等,服藥最少10劑、最多86劑。觀察結果證明,24例子宮肌瘤治愈者8例、顯效者13例; 46例子宮肥大治愈者25例、顯效者18例。
處方3、地黃通經丸
【方藥與用法】熟地黃10?30g,水蛭6~12g,虻蟲3~6g,桃仁9~ 18g,丹參15?30g,穿山甲9?15g,香附12?15g;上藥水煎后,分早、晚空腹溫服;每日1劑,連服10劑為1個療程。若氣虛,可加黃芪30?60g,黨參15?30g;若少腹痛,可加延胡索9?15g,制乳香、制沒藥各9?12g;血瘀明顯者,宜加三棱、莪術各6?12g。
【功能與主治】行氣活血,化瘀破癥;主治子宮肌瘤。
【療效評估】曾有報道,以此方68例患者,年齡在25?49歲,平均37歲。煎服40劑后,臨床癥狀解除、瘤體消失者共39例,臨床癥狀好轉、瘤體縮小1/2以上者共28例。
處方4、軟堅散結湯
【方藥與用法】海藻、昆布、海浮石(打碎先煎)、生牡蠣(打碎先煎) 各30g,山慈菇、夏枯草各15g;上藥水煎2次口服,每日1劑,連用20天為1療程。
【功能與主治】化痰軟堅,消腫散結;主治子宮肌瘤。
【療效評估】有人報道,用此方治療30例患者,年齡最小者33歲、最大 者50歲,煎服此方3?4個療程后,顯效者7例,臨床癥狀消失、子宮縮小、硬度適中、外形規則、月經正常:有效者21例,癥狀減輕或消失、子宮略增大、外形仍不規則、硬度較適中、經血基本恢復至正常。
處方5、桂苓消瘤丸
【方藥與用法】桂枝12g,茯苓15g,牡丹皮、桃仁、穿山甲各10g,赤茍、鱉甲各12g;。上藥共研細末,煉蜜成藥丸,每丸約重10g:治療時,每次1丸口服,早、晚各服I次,連用1個月為1療程。
【功能與主治】化瘀軟堅;主治子宮肌瘤。
【療效評估】有人報道,以此方治療30例患者,年齡最小40歲、最大50歲,平均服藥時間為1?2年。結果痊愈者18例、顯效者5例、可有效控制者5例,總有效率達93%以上。
【簡釋】此方為《金匱要略》桂枝茯苓丸伍用鱉甲和穿山甲。有時也可加入海藻、山慈菇、三棱、莪術、夏枯草等實施保留灌腸治療。
處方6、消瘤丸
【方藥與用法】黨參、白術、莪術、赤芍、桂枝、牛膝各15g,茯苓20g,三棱25g;上藥共研細末,煉蜜成藥丸,每丸約重9g,每次1丸口服,早、晚各服1次。
【功能與主治】益氣活血,化瘀散結;主治子宮肌瘤。
【療效評估】以此方治療118例患者,年齡在25?57歲,平均42歲。服藥后痊愈者27例,能使癥狀很快消失、婦科和超聲檢査示肌瘤消失、子宮恢復至正常;顯效者33例,能使臨床癥狀消失、超聲檢査顯示官體和肌瘤明顯縮小;有效者37例,能使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超聲檢査顯示官體和肌瘤仍未見明顯改善。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子宮是女性特有的器官,是孕育生命的搖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科婦科病逐年增多。子宮息肉是女性常見的一種婦科病,各種年齡段增多可發病……詳細>>
子宮肌瘤是比較高發的婦科疾病,但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發生率僅為0.3%~2.6%,由于關乎胎兒問題,因此應對妊娠期出現子宮肌瘤可對患者和胎兒……詳細>>
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平滑肌和結締組織所組成,因此又稱為子宮平滑肌瘤。其常見癥狀可有子宮出血,腹部腫塊,陰道流液,膀胱及直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