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系指由于卵巢軸功能失調,而非為生殖道器質性病變所引起的,以月經失調為特征的異常性子宮出血。臨床常根據功血子宮內膜的病理診斷疾病的類型。
一、無排卵型功血子宮內膜病理改變
(一)增生型子宮內膜:多見。組織象同正常增生期改變,但一直持續存在于經前期。
(二)腺囊型內膜增生過長:也稱瑞士干酪型內膜增生過長。內膜肥厚呈息肉狀增生,腺體數目增多,腺腔擴大,但形態不一,呈瑞士干酪狀結構。腺上皮呈高柱狀并增生呈復層或假復層。間質水腫,螺旋小動脈發育不良,內膜表層微血管迂曲、淤血、壞死或局灶性出血。
(三)腺瘤型內膜增生過長:腺體數目明顯增多,大小不一,排列緊密呈背靠背現象。腺上皮顯著增生呈假復層或乳頭狀突入腺腔,細胞核大居中,深染,核漿界限清楚,偶可見有絲分裂。
(四)非典型內膜增生過長:即在腺瘤型增殖的基礎上,腺上皮高度增生并出現活躍的有絲分裂,核異質,核大小不一,深染,核漿界限不清,比例失調。
不同類型增生型內膜占無排卵功血90%以上,占所有功血的30.8~39.4%。并認為:腺瘤型和非典型內膜增生過長,為子宮內膜癌前病變,應引起臨床醫師足夠重視并施以積極的治療。
二、排卵型功血子宮內膜病理改變
(一)不規則成熟型子宮內膜:檢出率21%。系黃體功能不健,孕酮分泌不足所致。臨床呈現黃體期縮短,月經頻發。月經前內膜檢查呈現分泌化和分泌化不完全內膜并存現象。特點是血管周圍內膜分泌化正常,而遠離血管內膜分泌化不完全,腺體發育不良,輕度彎曲,腺上皮分泌少,細胞核呈長橢圓形。間質無蛻膜反應。
(二)不規則脫卸型子宮內膜:檢出率11%。系黃體萎縮不全,孕酮持續分泌然量不足,乃致經期延長、淋漓不止。若于流血5天后內膜檢查,可見一種退化分泌相內膜和新增生內膜混合或并存組織象。分泌反應之腺體呈梅花狀或星狀。腺上皮胞漿豐富、透明、核固縮,間質致密,螺旋小動脈退化,某些區域仍有出血。該圖象也見于子宮肌瘤和內膜息肉時。
三、萎縮型子宮內膜病理改變
檢出率1.9~21.9%,多見于圍絕經期功血婦女。
功血時卵巢組織病理學改變,與年齡和功血類型相關。青春期功血卵巢增大并有潴留卵泡囊腫(d≥75px)而無黃體形成,部分呈多囊卵巢和黃素化不破裂卵泡(LUFS)改變。
生育期功血卵巢正常,可見黃體囊腫。圍絕經期功血卵巢也呈多囊卵巢改變,皮層內充滿大小不等卵泡或卵泡囊腫。鏡檢可見間質細胞一門細胞增生現象。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基礎體溫測定:無排卵型功血,基礎體溫呈單相型;黃體功能不全,基礎體溫呈雙相型,但上升緩慢,黃體期較短;黃體萎縮不全,基礎體溫呈雙相型,但……詳細>>
功能性子宮出血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而且發病率高,很多女性朋友都深受其害。專家指出很多女性可能對子宮性出血并不真正了解,甚至已經出現了功……詳細>>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是現代醫學的病名,是指由于卵巢功能失調而引起的子宮出血,簡稱“功血”。常表現為月經周期失去正常規律,經量過多,經期延……詳細>>
功能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是指異常的子宮出血,經診查后未發現有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而是由于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詳細>>
1。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病因和分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