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慢性盆腔疼痛(CPP)是一個非特指的名詞,它包括了腹腔鏡檢查容易發現的婦科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粘連和盆腔靜脈淤血綜合征等,也包括了一些隱匿性的軀體疾病(通常是婦科以外疾病)如腸道激惹綜合征,還包括了非軀體性(精神源性)疾病。
一、癥狀體征
下腹部疼痛,故臨床上又將盆腔痛稱為下腹痛。
1、下腹部疼痛或后背部疼痛:下腹部疼痛可以是整個下腹部,也可以是雙側或單側髂窩處,或是無明顯定位,常伴有陰道不適,為持續性或間斷性鈍痛或隱痛;患者說不清疼痛加重和緩解與何種因素有關;
2、抑郁:疼痛由性交引起或加重,但不影響性生活。患者抑郁癥狀顯著,如無食欲、疲倦、失眠、性欲喪失或對任何事物不感興趣,或易沖動、自我控制能力差,有時直接對醫師發怒。有些患者將所有情緒均軀體癥狀化,或否定壓抑,表現出無動于衷的滿足;
3、異常疾病行為:她們有一種軀體偏見,深信自己患有疾病,對醫師的保證無反應,堅持她們的疼痛癥狀,盡管她們尋求治療,醫師盡全力進行治療,但她們一直有疼痛。
二、體格檢查
1、心理精神檢查
常伴有神經質樣癥狀,給醫師印象是患者筋疲力盡,情緒抑郁或焦慮、緊張、易激動,雖疼痛難忍,但檢查不出陽性體征。
心理學調查而是對病情有一個全面準確的評價,并作為日后評價病情進展或治療措施療效的基礎。應向患者說明這層含意,以得到充分配合。
2、體格檢查
在指導患者放松腹部、大腿和陰道口肌肉以減輕檢查時不適的同時,可了解患者控制肌肉緊張的程度。肛診觸及肛提肌和梨狀肌引起疼痛,提示有盆底肌緊張痛,不適的感覺通常表現為盆腔受壓感和向骶部的放射痛,接近肛提肌的附著點。這種情況常作為某些盆腔痛的結果,但本身也可是疾病。
雙合診和三合診:
應注意附件區有無增厚,活動度如何,有無盆底松弛、尾骨壓痛以及可能造成性交痛的病灶等。輕柔的觸診可能檢查到與陰道口前庭炎或陰道較高部位觸發點相符合的敏感區域。以指尖輕柔地觸診腹壁可以發現肌肉組織中的觸痛點。
盆腔檢查有時需要與局部神經阻滯相結合,以去除干擾,利于鑒別診斷。比如在腹壁或盆壁的痛點注射局麻藥,使局部肌肉痛緩解后在重復盆腔檢查,醫生可區分是真性的臟器疼痛還是周圍的肌肉痛。再如經陰道阻滯宮骶神經后,若盆檢觸痛緩解或消失,則估計疼痛來源于子宮;而如若疼痛不緩解,除疼痛系非子宮來源外,難以區分阻滯失敗的可能性。
3、盆腔檢查
無陽性發現,但盆腔過度敏感,即使輕微觸診亦感劇烈疼痛。
病史詢問與體格檢查應仔細全面系統地進行,以做必要的輔助檢查,找出器質性疾病。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為臨床醫生提供了多種多樣的診療工具,但有時仍難以透析CPP這樣的復雜病變。在找不到引起盆腔痛的明顯器質性原因時,醫生不應輕易診斷為心理性盆腔疼痛,而應與精神科醫師共同討論,進行理智的分析和判斷,作出最后的診斷。還應注意避免重復或不必要的檢查或診斷性試驗。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慢性盆腔疼痛指非周期性、持續達6個月以上(也有認為達3個月以上)、對非阿片類藥物治療無效的盆腔疼痛。詳細>>
慢性盆腔疼痛 (CPP) 是一種使人虛弱的常見復雜病征,其病因仍不清楚。它與明顯病態和喪失身體及性功能相關。詳細>>
需食清淡易消化食品,如赤小豆、綠豆、東瓜、扁豆、馬齒莧等,應食具有活血理氣散結之功效食品,如山楂、桃仁、果丹皮、橘核、橘皮、玫瑰花、金橘……詳細>>
需食清淡易消化食品,如赤小豆、綠豆、東瓜、扁豆、馬齒莧等,應食具有活血理氣散結之功效食品,如山楂、桃仁、果丹皮、橘核、橘皮、玫瑰花、金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