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產后崩漏是指女性產后非周期性子宮出血,其發病急驟,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為“崩”;病勢緩,出血量少,淋漓不絕者為 “漏”。崩與漏雖出血情況不同,但在發病過程中兩者常互相轉化,如崩血量漸少,可能轉化為漏,漏勢發展又可能變為崩,故臨床多以產后崩漏并稱。出現產后崩漏需提高警惕,積極的檢查治療,檢查產后崩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項:
1、婦科檢查: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無明顯器質性病變發現;生殖器炎癥者,可有炎癥體征;婦科腫瘤者,可有子宮增大,質硬或形態的改變,或附件有囊性或實性包塊。
2、實驗室檢查:卵巢功能測定對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診斷有參考意義;甲胎蛋白、堿性磷酸酶、紅細胞沉降率等測定對卵巢惡性病變的診斷有幫助。
3、其他檢查:盆腔B超掃描對子宮及附件的器質性病變有診斷意義,子宮頸贅生物、宮頸刮片查癌細胞以及子宮內膜活組織檢查有助于宮頸息肉、生殖道炎癥或腫瘤的診斷。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氣虛證:本證多因素體虛弱,飲食失節,損傷脾胃,脾虛沖任不固,則血失統攝,多見出血量多或淋漓日久,色淡紅,質稀,精神疲倦,氣短懶言,不思飲……詳細>>
產后崩漏,病證名。發病急驟,暴下如注。多因血熱、氣虛、肝腎陰虛、血瘀、氣郁等損及沖任,沖任氣虛不攝所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