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一、腫物針吸細胞學檢查:
常能抽出膿樣物或找到中性白細胞、壞死物及大量漿細胞、淋巴細胞及細胞殘核,常能全面反映各腫塊的病變情況或性質。
因為乳腺囊性增生病各腫塊病變的進展情況不一,因此采取多點細針吸取細胞學檢查,對于特別疑為癌的病例,能提供早期診斷意見。
但有時最后確診還應取決于病理活檢。
二、溢液細胞學檢查:
少數病人有乳頭溢液,肉眼所見多為漿液性、漿液血性、血性。
涂片鏡檢可見導管上皮、泡沫細胞、紅細胞,少許炎癥細胞及脂肪、蛋白質等無形物。
三、鉬靶X線攝影:
病變部位呈現棉花團或毛玻璃狀,邊緣模糊不清的密度增高影,或見條索狀結締組織穿越其間。
伴有囊性時,可見不規則增強陰影中有圓形透亮陰影。
四、組織病理學:
可分為以下五種情況:
(1)囊腫:
末端導管和腺泡增生,小導管擴張和伸展、末端導管囊腫形成。末端導管上皮異常增殖形成多層,從管壁向管腔作乳頭狀生長,占據管腔大部分,以致管腔受阻,分泌物潴留而擴張,而形成囊腫。囊腫可分為單純性囊腫,只有囊性擴張,而無上皮增生;另一種為乳頭狀囊腫,囊腫上皮增生呈乳頭狀。
(2)乳管上皮增生:
擴張的導管及囊腫內上皮呈不同程度的增生,輕者上皮層次增多,重者呈乳頭狀突起,或彼此相連呈網狀或篩狀、實體狀、腺樣。若囊腫上皮增生活躍,常見不典型增生或間變,有可能發展為癌。
(3)乳頭狀瘤病:
即在乳頭狀囊腫的囊性擴張基礎上,囊壁上皮細胞多處呈乳頭狀增生,形成乳頭狀瘤病。根據乳頭狀瘤病受累范圍,乳頭密度及上皮細胞增生程度,可把乳頭狀瘤病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臨床上有實用意義。
(4)腺管型腺病:
小葉導管或腺泡導管化生并增生,增生的上皮細胞呈實性團塊,纖維組織有不同程度的增生,而導管擴張及囊腫形成不明顯,稱為腺病形成。
(5)大汗腺樣化生:
囊腫壁被覆上皮化生呈高柱狀,胞漿豐富,其中有嗜酸性顆粒,似大汗腺細胞,此種細胞的出現,常是良性標志。此外囊壁、導管、腺泡周圍纖維組織增生,并形成纖維條索擠壓周圍導管產生阻塞,導致分泌物潴留,再引起導管扭曲或擴張。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本病是婦女常見,多發病之一,多見于25~45歲女性,其本質上是一種生理增生與復舊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結構的紊亂,在我國,囊性改變少見,多以……詳細>>
乳腺囊性增生癥的病因有哪些?本病是婦女常見,多發病之一,多見于25~45歲女性,其本質上是一種生理增生與復舊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結構的紊亂……詳細>>
適用于35歲以下的不同類型的中等硬度的孤立腫塊,長期治療時好時壞,應行多點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陽性者應行乳腺根治術。陰性者可行腫塊切除送……詳細>>
末端導管上皮異常增殖形成多層,從管壁向管腔作乳頭狀生長,占據管腔大部分,以致管腔受阻,分泌物潴留而擴張,形成囊腫,可分為單純性囊腫和乳頭……詳細>>
乳腺增生病患者若臨床表現不典型或沒有明顯的經前乳房脹痛,僅表現為乳房腫塊者,特別是單側單個、質硬的腫塊,應與乳腺纖維腺瘤及乳腺癌相鑒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