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1、惡性葡萄胎的定義
葡萄胎亦稱水泡狀胎塊是指妊娠后胎盤絨毛滋養細胞異常增生,終末絨毛轉變成水泡,水泡間相連成串,形如葡萄得名。葡萄胎分為完全性和部分性兩類,其中大多數為完全性葡萄胎,且具較高的惡變率;少數為部分性葡萄胎,惡變罕見。兩類葡萄胎從發病原因至臨床病程均不相同。惡性葡萄胎又稱侵襲性葡萄胎,是由完全性葡萄胎轉變而來,轉變率約10%;和良性葡萄胎的區別是:惡性葡萄胎侵入了子宮肌層;和絨毛膜癌的區別是:惡性葡萄胎有絨毛結構,而絨毛膜癌無絨毛結構。
2、惡性葡萄胎臨床表現
閉經:因葡萄系發生于孕卵的滋養層,故多有2~3個月或更長時間閉經。
陰道流血:為嚴重癥狀,是葡萄胎自然流產的表現。一般開始于閉經的2~3個月,多為斷續性少量出血,但其間可有反復多次大流血,如仔細檢查,有時可在出血中發現水泡狀物。陰道流血顯然來自子宮,除自陰道流出外,部分蓄積于子宮內;也可能一時完全蓄積于子宮內,從而閉經時間延長。
子宮增大:多數患者的子宮大于相應的停經月份的妊娠子宮,不少患者即因觸及下腹包塊(脹大子宮或黃素囊腫)而來就診,但也有少數子宮和停經月份符合甚或小于停經月份者。
腹痛:由于子宮迅速增大而脹痛,或宮內出血,刺激子宮收縮而疼痛,可輕可重。
妊娠中毒癥狀:約半數患者在停經后可出現嚴重嘔吐,較晚時可出現高血壓、浮腫及蛋白尿。
無胎兒可及:閉經8周前后,b超監測,未發現有胎囊、胎心及胎兒。孕周、甚至18周仍不感有胎動,聽不到胎心。B超掃描顯示雪片樣影象而無胎兒影象。
卵巢黃素化囊腫:往往在部分患者出現卵巢黃素化囊腫,可經雙合診發現或更易經B超檢查發現。
咯血:部分患者可能有咯血或痰帶血絲,醫生應主動詢問有無此癥狀。
貧血和感染:反復出血而未及時治療,必然導致貧血髣其相關癥狀,個別甚至可因出血而死亡。反復出血容易招致感染,如陰道操作不潔或在流血期間性交,更易促使感染發生。感染可局限于子宮及附件,可導致敗血癥。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主要是防止葡萄胎的惡變。所以,凡年齡大于40歲,或定期隨訪有困難者,或臨床估計惡變可能性較大者,均應進行預防性化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