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它給女性患者的危害也是比較嚴重的,發作期間會讓患者特別痛苦,我們要重視治療方法,其中中醫治療效果明顯。
引起痛經的原因
1、子宮頸管狹窄主要是月經外流受阻,引起痛經。
2、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發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應異常,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經。
3、子宮位置異常若婦女子宮位置極度后屈或前屈,可影響經血通暢而致痛經。
4、精神、神經因素部分婦女對疼痛過分敏感。
5、遺傳因素女兒發生痛經與母親痛經有一定的關系。
6、內分泌因素月經期腹痛與黃體期孕酮升高有關。
中醫推拿調節痛經
1、叩打腰骶部:用雙拳以適中的力量輕輕叩打自己的后腰及骶骨部位,速度均勻,左右交替,以100次/分頻率進行,叩至微熱為度。
功效:中醫把月經稱之為天癸,天癸實際上就是腎精,腰為腎之府,故叩打腰骶部能起到補腎填精的作用,達到止痛調經的效果。
2、揉按太沖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間隙之中點處),以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后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1分鐘。
功效:中醫認為,“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太沖是肝經上最重要的穴位,對女性的月經不調也很有效,痛經的女性多有不同程度的肝郁氣滯,以致不通則痛,揉按該穴有疏肝行氣止痛的作用。
3、摩、擦小腹:雙手相疊置于小腹中間,以緩慢而輕柔的動作摩腹,頻率控制在每分鐘10次左右,直至小腹內有熱感為宜,摩腹5分鐘后,再以雙手在小腹兩側從后向前作單方向斜擦,方向朝向腹股溝,以透熱為度。
功效:小腹為胞宮所在之處,摩、擦小腹可促進小腹內微循環,調經止痛。
4、點揉子宮穴:子宮穴位于下腹部,臍下4寸,中極旁開3寸。刺激子宮穴是直接針對女性生殖器的調理手法,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作用。
痛經的飲食禁忌
1、忌食刺激性食物:有一部分痛經病人,是由于濕熱蘊結胞宮所致。如此類病人再食辛辣溫熱之品,會加重盆腔充血、炎癥,或造成子宮肌肉過度收縮,而使痛經加重。辛辣溫熱之品有辣椒、胡椒、大蒜、蔥、姜、韭菜、煙、烈性酒及辛辣調味品等,痛經病人應該盡量少吃或不吃。
2、忌食生冷寒涼食品:婦女平時或經期,如嗜食寒涼生冷食品,血為寒凝,以致血行受阻,不通則痛,可致痛經;又多食此類食品,易傷脾陽,使寒濕不化,傷于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致痛經。所以素體氣陽虛者,或婦女正值經期或經期前后,應忌食生冷和寒涼性食品。此類食品包括:各類冷飲、各種冰凍飲料、冰鎮酒 類、生拌涼菜、螃蟹、田螺、蚌肉、蛭子、梨、柿子、西瓜、黃瓜、荸薺、柚、橙子等。
3、忌食酸澀食物:酸性食品味酸性寒,具有固澀收斂作用,使血管收縮、血液澀滯,不利于經血的暢行和排出,故痛經者忌食此類食物。酸性食物包括米醋、酸辣菜、泡菜、石榴、青梅、楊梅、草莓、楊桃、櫻桃、酸棗、芒果、杏子、李子、檸檬等。
痛經的食療
二皮蜜
配料:柚子1個、陳皮60克、白酒適量、蜂蜜500克。
做法:去皮柚子一個,切碎,與陳皮一起裝入瓶子中,加入適量白酒,浸泡6小時,煮爛,用蜂蜜調味,每天早晚各服兩勺活加水沖服。
功效:行氣化滯
(責任編輯:王春蘭 )
在經前后出現小腹疼痛,伴有腰痛、腹脹、乳房脹痛等癥狀,這就是女性的常見病痛經,許多未婚女性為此十分煩惱,中醫推拿治療痛經,操作簡便,收效……詳細>>
推拿方法:痛經的女子俯臥在床上,家人將手掌疊放在一起,揉壓其腰骶部,然后用單掌橫搓腰骶部幾分鐘,點揉阿是穴(腰部兩側最痛的部位);雙拇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