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外陰濕疹是一種婦科病,也是一種皮膚病,在得病后最明顯的癥狀就是會瘙癢,我們要清楚它的致病因素,而且也要注意生活當中合理的預防。
外陰濕疹原因
1、外界過敏原如化學藥品、化妝品、染料、放射線等;某些動物的毒素、蛋、魚、蝦、牛奶等異性蛋白以及某些植物花粉或空氣中塵埃等。
2、體內過敏原如體內病灶、腸道寄生蟲、某些新陳代謝產物、消化道疾病以及人體組織在某些因子的影響下,產生的自身抗原等。
3、局部刺激如陰道分泌物增多、搔抓、尿瘺等。
4、精神因素:如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憂郁等使神經內分泌功能發生紊亂,通過神經反射或內分泌影響使皮膚對各種刺激因子易感性增高,而誘發濕疹。
外陰濕疹預防
1、放棄濫用抗生素:咳嗽、發燒、頭痛,就吃抗生素?殊不知,抗生素可能抑制部分有益菌群,霉菌就會乘機大量繁殖。因此,使用抗生素要慎之又慎。
2、警惕洗衣機:幾乎每個洗衣桶內都暗藏霉菌!而且洗衣機用得越勤,霉菌越多!不過不用擔心,對付洗衣機里的霉菌有一個百試不爽的殺手锏:用60℃左右的熱水清洗洗衣桶就ok啦!
3、單獨清洗內褲:霉菌可以在皮膚表面、胃腸道、指甲內等地方大量繁殖。如果家人或自己患有足癬、灰指甲等,就容易造成霉菌交叉感染。因此,內衣褲一定要單獨洗哦。
4、注意公共場所衛生:公共場合可能隱藏著大量的霉菌。出門在外,不要使用賓館的浴盆、要穿著長的睡衣、使用馬桶前墊上衛生紙等等。同時選用適宜的個人清潔護理產品。
5、穿著全棉內褲:緊身化纖內褲會使陰道局部的溫度及濕度增高,這可是霉菌拍手稱快的“居住”環境!還是選用棉質的內褲吧!
6、控制血糖,堿性產品清洗外陰:女性糖尿病人陰道糖原含量和酸度偏高,易于被霉菌侵害。所以,在控制血糖的同時,還要注意清洗外陰,選用ph值弱堿性產品。
外陰濕疹護理
1、保持陰部清潔。這一點無論對預防還是治療都十分重要。少女及小孩可用低濃度高錳酸鉀水沖洗陰部。經常清洗外陰,勤換內褲。
2、夜間要使會陰部暴露通風,比如可以裸睡。
3、用米醋150毫升(不要用醋精)沖洗患處,每晚1次, 前幾天一般會有刺痛感,以后可自行消失。
4、局部潮濕兼水腫者,可將生肌散粉劑撒于患處;局部干燥者,可用生肌散調香油涂于患處。
5、咸菜、芥菜、蘿卜、黃瓜均可,燒炭研細末,用香油調好,涂于患處。
6、去炎松霜或膚輕松軟膏加珍珠霜涂于患處,每晚一次。
外陰濕疹護理誤區
1、洗的越勤越好:陰部皮膚有尿、便殘液存留,所以需要經常清潔去污,但并不是洗得越勤越好。過度的清潔會破壞皮膚表面上保護膜,從而使其變得干燥不適,乃至瘙癢。陰道并非是無菌的,而是存在著許多種類不同的細菌,正常情況下,陰道中各類細菌相互制約又共同生存,成為正常菌群,不會引起疾病。但當身體的抵抗力因患病而下降時,或長期使用抗菌素導致菌群失調,則會誘發一系列婦科炎癥。
2、沖洗陰道更干凈:這是一個觀念上的錯誤,因為我們從母輩那兒就接受了一種錯誤的傳統觀念:認為陰道是骯臟的,避諱提及,要沖洗和除臭。其實亂用洗液對陰道沖洗的程度越高,發生細菌性陰道炎的風險就越高,比一般女性感染的風險高出40%。正常情況下健康婦女陰道內存在著正常菌群,主要起作用的是乳酸桿菌,是有益菌,保持陰道PH值在3.8-4.5,這種弱酸環境能防止有害菌的生長,這就是陰道的自潔能力,如果有益菌被殺死,就等于破壞了自潔作用。如果亂用藥經常沖洗陰道,有益菌、有害菌都會殺死,破壞弱酸環境,也會導致婦科炎癥。
3、藥品洗劑更安全:有些女士經常用中藥制劑清洗陰部,認為中藥最安全。中草藥雖有清熱解毒、消炎的作用。但中藥制劑也屬醫生處方藥,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而且中草藥保存期較短,容易變質發霉,使用后反而有害。還有的女士喜歡用高錳酸鉀消毒劑,認為這樣消毒潔陰更徹底。這里要特別提醒女士們,高錳酸鉀使用時間較長,皮膚將變得干燥,容易引起皮膚痙癢。如果沒有按標準稀釋高錳酸鉀,濃度超過1:5000或粉末沒有完全溶解,一旦沾上外陰部,會腐蝕嬌嫩的皮膚和黏膜。
(責任編輯:王春蘭 )
外陰濕疹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它也是一種對女性來說危害比較嚴重的情況,在得病后及時合理的治療特別關鍵,只要做到早發現、早檢查、早治療,治……詳細>>
外陰濕疹是一種女性常見婦科病,得病后不但會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且還會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我們要對這樣的情況加以重視,那么,外陰……詳細>>
外陰濕疹的出現,讓好多女性特別苦惱,我們也要對這樣的疾病重視,特別是要積極的進行治療,另外,患者也要避免進入治療誤區。詳細>>
有很多女性在平時會感覺到私處瘙癢的癥狀,而且還會紅色丘疹癥狀,其實這是外陰濕疹的癥狀。外陰濕疹雖然不是很很嚴重的疾病,但是忽視了治療也會……詳細>>
外陰濕疹的出現,讓好多患者特別苦惱,它也是一種我們要重視的婦科疾病,在治療當中,也要做好日常的護理,特別是患者的飲食也很關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