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閉經的出現,讓好多女性特別苦惱,它雖然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過程,可是提前閉經的情況卻不正常,我們要注意自己身體和月經的變化情況。
閉經征兆
1、月經周期改變:周期延長,月經期間隔延長,或二、三月不來,幾個月后又恢復其自然規律。這樣停經與規律的行經交替出現,可以持續一、二年。有的女性則在一段時間周期較短,月經次數過多。
2、經血外觀變化:血色變淺,呈粉紅色,甚至發黑,雜有小血塊及纖維碎片。經血量也有改變,有的女性經血量逐漸減少,但也有出血增多或大出血的。經期長短也有變化,有的逐漸變短,只有2-3天,而另一些婦女,則經期延長,可持續10天。
3、面部潮紅發熱:自下部開始向上蔓延到整個面部,面部常有顯著的血管擴張、發紅、全身出汗。同時出現頭暈、眩暈,潮紅程度不一,有的限于面、頸部發紅,但也可能很頻繁而嚴重。
4、植物神經失調,肢體麻木:特別在夜間肢端感覺異常、痙攣,下肢沉重,兩腿好像不知道該放在哪里,小肚子痛,心慌、心前區痛,頭痛、頭暈,失眠及暈厥。常有急躁、情緒不穩定,好發脾氣,有時多疑與抑郁。
閉經癥狀
1、伴有性欲減退、乳房萎縮、腋毛及陰毛脫落、不孕等癥的多為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
2、伴有乏力、厭食、消瘦、暈厥等癥的多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不足。
3、伴有畏寒、皮膚蒼白、干燥、心動過緩、血壓低、反應遲鈍、嗜睡、癡呆、淡漠等癥的多為促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
4、伴有肥胖、多毛或巨大畸形、肢端肥大、高血壓、皮膚粗糙、紅細胞過多等癥的多為垂體腫瘤引起。
5、伴有不育、多毛、肥胖等癥的多為卵巢功能失調。
閉經檢查
1、陰道脫落細胞檢查:是較常用的了解雌激素水平的方法。用棉棍浸生理鹽水后取陰道上段側壁的脫落細胞,涂在玻片上,固定和染色后,觀察表、中、底各層細胞的百分比。表層細胞所占百分比越高,反映雌激素水平越高。
2、宮頸黏液檢查:如發現閉經患者宮頸黏液為透明的、拉力好的稀薄黏液,涂在玻璃片上干燥后在顯微鏡下可見羊齒狀結晶,表明該患者卵巢有分泌雌激素的功能。
3、藥物性試驗:這是臨床上常用的對閉經診斷性試驗,尤其是在缺乏激素測定的實驗設備時,藥物試驗對估價卵巢功能及子宮內膜功能有重要幫助。
4、性激素水平的測定:垂體激素的測定對診斷閉經的原因尤其有重要意義。閉經且雌激素低下的患者應進一步測定血FSH,LH和泌乳素(PRL)的水平。若FSH與LH升高,提示為卵巢性閉經,若FSH,LH低下,病因可能在垂體或下丘腦;FSH,LH相當于正常卵泡期水平,閉經是由于下丘腦分泌功能失調所致;若LH升高而FSH相對不足,多囊性卵巢綜合征的診斷應當考慮;若PRL異常升高,閉經是由于高泌乳素血癥所引起,應進一步檢查高泌乳素血癥的原因,特別應注意垂體瘤的可能。
5、基礎體溫測定:可間接了解排卵功能。排卵后的黃體分泌孕酮,孕酮有升高體溫的作用。正常月經周期中卵泡期體溫比較平穩,一般波動在36.5℃以下。排卵后體溫上升0.3~0.5℃,維持12~16天,在月經前1天或月經來潮當天下降至卵泡期水平。這種前半周期低而后半周期升高的基礎體溫稱雙相體溫,一般提示有排卵或黃體形成。無此變化的體溫稱單相體溫,表示無排卵。閉經患者基礎體溫多為單相,但子宮性閉經因其卵巢功能是正常的,因此可表現有雙相基礎體溫。
6、其他檢查:盆腔B超可協助診斷是否有先天性子宮缺如或畸形。鞍區的影像學檢查可診斷是否有垂體瘤。診斷性刮宮,子宮碘油造影及內鏡檢查可了解宮腔及內膜情況。此外若需除外其他內分泌異常或發育畸形時,還應檢查其他有關腺體如甲狀腺、腎上腺等的激素水平,生化,病理生理檢查及染色體檢查等。
(責任編輯:王春蘭 )
月經不正常的情況,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也會出現,其中閉經就是一種,正常的閉經我們需要注意調理,不正常的閉經則需要我們及時治療。詳細>>
閉經是一種女性既即將沒有月經的情況,這也是一種我們要重視的疾病,特別是在出現了不正常的表現后,我們一定要及時的檢查診斷。詳細>>
閉經是一種女性正常的生理現象,在出現了閉經的情況后要注意調理,特別是對于一些不正常的閉經,則需要我們及時的進行治療。詳細>>
閉經是一種月經不來的情況,它也會分為正常閉經與疾病性的閉經,特別是不正常的情況我們要重視,而且女性在閉經前都是會有前兆的,這些需要我們重……詳細>>
閉經是指不正常的不來月經,這也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導致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閉經出現前往往會有一些表現,這也是我們要重視和當心的情況?!?a href="http://www.zpeb.net/fuke/a/201710/2365355.html" target="_blank">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