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多囊卵巢綜合征(后文簡稱“多囊”)是青春期及育齡期女性常見的一種內分泌紊亂性疾病,很多女性因為“它”體型改變、月經失“約”、孕求難得……到底什么是多囊?多囊患者生活里要注意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什么是多囊?
多囊作為一種內分泌紊亂性疾病,它以生殖功能障礙(如高雄激素表現/高雄激素血癥、排卵障礙、多囊卵巢、促性腺激素異常等)和糖脂代謝異常(如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血糖增高、肥胖、脂代謝紊亂等)并存為特征。
臨床表現為月經紊亂、稀發或閉經、多毛、痤瘡、黑棘皮、肥胖、不孕、雙側卵巢多囊樣改變等,是導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后自然流產的風險也會相應增高。
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初步了解多囊后,除了臨床醫生的專業治療外,多囊患者有什么生活注意事項呢?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婦二科副主任、副主任中醫師關永格來和大家聊聊。
第一招:吃得“糙”
隨著經濟水平和飲食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年輕人追求食物的口感,將炸雞、炸串、燒烤、碳酸飲料、奶茶、甜品等肥甘厚膩食品視為心頭好,將“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外賣要吃最辣最油的”視為口頭禪,甚至不吃早餐、暴飲暴食逐漸成了他們的“優良”習慣。殊不知,潛移默化的飲食習慣與“多囊”密切相關。
1、調節飲食結構
常說一日三餐,早餐吃得好、中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對于多囊患者來說再適合不過了,早餐建議種類多樣,粗糧、雞蛋、牛奶、蔬菜等進行合理多樣化搭配;中餐建議主食副食合理搭配,葷素均勻,盡可能攝取充足的粗糧;晚餐建議清淡飲食,如清粥小菜、適量面食等。
總之,每日飲食在實現飽腹的情況下盡可能實現低熱量,建議攝取充足的粗糧、豆類、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如果伴有血糖高的,注意低糖飲食。
2、調整進餐習慣
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晝夜節律的紊亂,很多囊患者不僅無法做到一日三餐準時,甚至無法做到一日三餐具備。進餐習慣最好符合自然節律,早餐最好在早上七點到九點完成,午餐時間為十一點至下午1點,晚餐時間為下午5點至下午7點。
第二招:動得多
避免久坐、規律運動不僅有助于減重、降低體脂率,還可以有效調節激素水平,從而改善多囊。那么問題來了,怎么動得科學?如何動得有效?
根據多囊管理的國際循證指南,體脂率正常的患者,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或每周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也可二者結合;體脂率超重的患者,建議每周進行2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每周15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兩種情況均需分為3-5次完成,適當時間、多頻次,避免一周一次的劇烈運動,尤其是超重患者注意保護關節。
運動形式推薦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相結合,如跑步、快走、騎自行車、球類運動、跳舞、健美操、瑜伽、游泳等。可根據自身運動能力制定適合自身的運動計劃。
第三招:睡得早
“年輕人就要熬最深最黑的夜”、“貓頭鷹式的作息生活”日漸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真實生活寫照,在醫生看來,這是萬萬不可取的。
晝夜節律紊亂與多囊的生理病理極其密切,多囊作為一種內分泌紊亂疾病,熬夜、睡眠時間不足可謂對其“貢獻極大”。因此,建議多囊患者保持一個良好的作息習慣,每天保持7-9小時的睡眠時間,入睡時間不要晚于23:00,每天中午可適當進行20分鐘-30分鐘的小憩。
第四招:想得美
多囊患者普遍存在月經失調、不孕、肥胖等困擾,這些困擾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其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不良情緒不僅可以影響患者的內分泌功能,同時還可以通過影響各種生活方式從而加重多囊,如心情抑郁、焦慮,大多女性選擇暴飲暴食、酗酒等方式緩解情緒。
緩解情緒的方式多種多樣,我們不一定需要選擇“粗暴”地對抗不良情緒,傾訴、讀書、運動、整理雜物、音樂等其他分散注意力的方式也可以有效地緩解不良情緒。
第五招:管得住
有效控制多囊需要一個持續的過程,短時間的飲食控制,規律運動、作息,保持心情并不能起到一勞永逸的作用。因此,我們需要持之以恒,逐步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規律的運動、健康的飲食。
(責任編輯:家庭醫生在線 通訊員:王劍,葉美琪)
子宮內膜癌起源于子宮內膜腺體的惡性腫瘤,又稱子宮體癌,絕大多數為腺癌。為女性生殖器三大惡性腫瘤之一,高發年齡為58~61歲,約占女性癌癥……詳細>>
正常情況下有需氧菌及厭氧菌寄居在陰道內,形成正常的陰道菌群。任何原因將陰道與菌群之間的生態平衡打破,也可形成條件致病菌。臨床上常見有:細……詳細>>
臨產前孕婦的飲食是分關鍵,若孕婦進食不佳,會造成很多影響,除了母子衰竭外,由于缺乏分娩的能源,子宮收縮無力,可導致滯產,產程延長,胎兒宮……詳細>>
坐月子在醫學上又被稱作產褥期,主要是指產婦在免胎兒娩出之后身體各項器官和系統恢復的一段時期,在產褥期一定要臥床休息,根據身體情況進行合適……詳細>>
女性乳腺是由皮膚、纖維組織、乳腺腺體和脂肪組成的,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乳腺癌中99%發生在女性,男性僅占1%。乳腺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