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案例一:節食引發閉經吳琳服用某減肥藥一年了,原來60公斤的體重減到了40多公斤,可體重是減了,新的煩惱事卻也來了:她連著好幾個月都沒有來例假。剛開始還以為是自己懷孕了,可到醫院去檢查,卻根本沒有“喜”,她這才著急了,在醫院做了一系列的詳細檢查后,婦科專家告訴她,這是她亂吃減肥藥和過度節食引發的閉經。
專家解答:體重過輕可導致代謝和內分泌紊亂。過度節食是造成這種狀況最常見的原因,醫學上稱為神經性厭食癥。體重下降造成閉經較為迅速,而體重即使恢復了,內分泌功能也不會很快恢復,而且體重上升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病人可能會在較長時間內處于低雌激素狀態。雌激素長期缺乏會帶來諸如內外生殖器官和乳房的萎縮,以及骨質疏松等狀況。
對策:1、對于閉經的厭食患者來說,應該在婦科內分泌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雌孕激素補充治療,漸漸地在增加脂肪組織的基礎上恢復雄激素與雌激素的比例及正常的代謝。2、同時進行心理治療,疏導心理壓力。其中,家庭成員的關懷尤為重要。3、矯正行為,適當更換環境,慢慢改變舊有習慣,逐步促進飲食由少至多,使體重每周增加1至2公斤。4、適時可用抗抑郁藥物治療。嚴重營養不良的患者,應積極采取營養支持方案,必要時可住院治療。
案例二:塑身內衣引發陰道炎劉梅花兩千多元錢買了套塑身內衣,穿上它倒是“收腹挺胸”了,可正當她覺得這錢花得值的時候,開始感到下半身被什么東西灼透了似的,火辣辣地刺痛,于是前往醫院求診,醫生診斷其為陰道炎,惹禍的就是那套塑身內衣。
專家解答:很多女性塑身內衣一般為化纖材料,通氣性差,不吸汗,長期穿著易致接觸性皮炎和陰道炎。此外,長時間穿束身衣可致血液循環不暢和汗液排泄不暢,導致外陰處潮濕,潮濕的環境有利于霉菌的生長,惹發女性的霉菌性陰道炎。再者,將塑身內衣緊繃繃地“綁”在身上,會使女性腹部的許多重要臟器如子宮、卵巢、腸、胃等生理功能受到影響,甚至導致缺氧使腹腔組織器官受到損害。
對策:1、盡量不要穿太過緊身的內衣內褲和有特殊塑身功能的內衣內褲,尤其是夏季,內衣褲一定要選擇吸汗性能好、無刺激的棉織品。2、如果一定要穿美體內衣,必須購買質量信譽和質地都較好的正規品牌產品,并要特別關注自己身體的每一點變化,有不適反應時就別再穿了,免得變美不成反生病。3、每次不要穿著太長時間,一般一次穿著不要超過4小時,且不能天天穿。就連胸罩都不應佩戴時間過長,否則易引起小葉增生等乳腺疾病。
案例三:運動不當引發婦科病汪蘭是位新媽媽,她擔心自己的身材會因為生育而走樣,所以生產僅兩星期后,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做減肥運動了。其結果是,會陰傷口不小心被撕裂了,她不得不又返回醫院進行重新縫合。醫生警告她,不可那么早進行產后減肥運動,否則會引發一系列婦科病。
專家解答:有些女性產后不久便迫不及待地開始瘦體健身,希望早日恢復姣好身材。但產后減重不宜太早開始,如果要限制飲或是做有氧運動消耗熱量,應在產后6周、身體狀況大致恢復以后再進行。如果急于求成,特別是劇烈運動會影響子宮復原和傷口愈合,易引起子宮出血、感染及陰道膨出和子宮脫垂。
因此,產后運動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運動是很多女性采用的減肥方法,還可增強體能,減少疾病的發生。但長期劇烈運動也會抑制下丘腦功能,引起月經不調,如初潮延遲、月經稀少和閉經等。
對策:1、自然產、沒有產后大出血情況的媽媽,在生產后2至3天就可以下床走動、3至5天后就可做一些收縮骨盆的運動,而在產后兩個星期,就可以做柔軟體操或伸展運動;至于剖腹產的媽媽,則視傷口愈合情況而定,一般來說,產后一個月可開始做伸展運動,而產后6至8周才適合做鍛煉腹肌的運動。2、運動不要太劇烈以防運動傷害。女性不宜進行長時間的騎車運動,因為女性外陰部的大陰唇皮下組織疏松,靜脈叢豐富且表淺,長時間的騎車運動,易導致外陰部血腫。3、經期不要進行劇烈運動。經期劇烈運動有可能使經血從子宮腔逆流入盆腔,隨經血內流的子宮內膜碎屑有可能種植在卵巢上,形成囊腫。
(責任編輯:徐惠珍 )
文章關鍵詞:
“春季不減肥,夏季徒傷悲”。面對氣溫回暖,愛美女性紛紛把減肥提上了日程,節食、運動、塑身衣、減肥藥……狂熱的減肥蔚然成風。而一些婦科炎癥……詳細>>
一般情況下,處于青春期的女孩,她們在體檢時拒盡做婦科檢查。她們以為只有結婚成親和有性生活的女性才往做婦檢。即使她們感覺身體有什么不適,……詳細>>
腰痛不僅僅和身體過度疲勞,以及腰肌勞損有著自己的關系,也有可能是婦科疾病引起的,對于腰部疼痛的女性不僅要檢查腎臟和腰椎,同時要注意婦科疾……詳細>>
婦科疾病是女性的常見問題,女性如果患婦科疾病要積極治療,否則會引發更嚴重的問題,女性患婦科疾病期間最好不要同房,同房容易導致細菌滋生會加……詳細>>
婦科的所有炎癥都需要嚴格針對病因采取治療的,如果不對癥用藥,自己擅自用藥治療,往往會適得其反,不光治不好病,還會使原有疾病更難治愈。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