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人流低齡化”,當然是一個問題,卻非可以純粹討論的問題。眾所周知,“人流”一貫被附加了太多意涵:在最基本的生理、醫學定義外,諸如貞潔、情操等等說辭,也被無辜加之于上。久而久之,一方面人們羞于啟齒,另一方面卻也樂于“非議”,誠可謂是詭異的分裂!
陳一筠教授的結論,算不得“驚人之詞”。“未成年人,性意識提前,性行為過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已經引起了廣泛熱議。追根溯源,靠譜的解釋很多,或歸罪于“公共媒介的引導不當”,或理解成“社會風氣變化的附帶效應”……除此,“家庭和學校教育的失敗”,也一貫是被強烈質疑的對象。
但,真正的困境,絕不在于“為后果尋找原因”,而在于“找到原因后難有作為”。或許可以說,“人流低齡化”只是一個“凝固的結果”——肇始于特定土壤,且在短期內,無法根絕、難以逆轉的“土壤”。終究,特定年代,有特定的產物,有些“產物”是獨立于大背景的偶然存在,另一些則是發之于內、根植于上的必然。人們,既無法重塑公共媒介的從業倫理,又無法左右那抽象的社會風氣,即便“家庭、學校教育”可以調試,空間也是小之又小的。
專家的建議是,少男少女交往,要建立三道“防火墻”。該建議實則無甚高明,本質仍不外是,“充分告知、科學性教育”那一套。正確卻效力有限!于此,全社會已有所發力,即便努力的程度尚待深化。而,超越此類自然而然的“對策”,更具實際效果的“改進路徑”,才是真正迫切的“需要”。那么,一個認知前提就必須厘清,即當人們憂心人流低齡化,到底是在擔憂什么?是性行為的低齡化?還是,人流對未成年的身體傷害?
不同的人,關注不同的方面,也有人兼而擔心兩個方面。立場有所差別,所持有的對策建議當然各異。一石二鳥之計終究是少,“畢其功于一役”的奢念也是虛妄,所以審視“人流低齡化”之禍,“倫理主張”和“健康訴求”先當剝離。因為,對未成年人性行為的正確引導,注定非朝夕可成;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將“未成年人人流”的危害降到最低。就技術層面而言,實現后一目標,難度可期、可控。
多次人流,子宮內膜受到很大的損傷,懷孕的“土壤”就會越來越差。以后,不孕的幾率就比一般人要大得多。
(責任編輯:徐惠珍 )
文章關鍵詞:
以往宮頸糜爛大多都發生在已婚婦女身上,而經調查發現,近年來患宮頸糜爛的女性開始越來越年輕,宮頸糜爛正開始往年輕態、低齡化發展。尤其是一些……詳細>>
以往宮頸糜爛大多都發生在已婚婦女身上,而經調查發現,近年來患宮頸糜爛的女性開始越來越年輕,宮頸糜爛正開始往年輕態、低齡化發展。尤其是一些……詳細>>
已婚的職業女性未必比未婚少女更有知識。上海的一項統計顯示,盡管兩次以上反復流產率為44.1%,仍有54%的已婚女性沒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