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盆腔炎是婦女常見的疾病,也是一種比較難以根治的疾病,多發于經期、產后、人流上環、剖宮產或婦科手術后,細菌進入創面感染而得病。
盆腔炎是婦女常見的疾病,也是一種比較難以根治的疾病,多發于經期、產后、人流上環、剖宮產或婦科手術后,細菌進入創面感染而得病。
中藥灌腸盆腔炎如何治療?
本病以濕熱阻滯者為多,治療原則利濕清熱解毒,佐以活血止痛。腫塊明顯者,增加化瘀散結之品。
藥物組成:金銀花15g,連翹15g,敗醬草15g,桃仁10g,牡丹皮15g,乳香8g,沒藥8g,黃柏10g益母草15g,薏苡仁30g。濕熱重者,加車前子15g,梔子10g;腫塊明顯者,加皂刺15g,浙貝母15g,三棱10g,莪術10g。
以上藥加水500ml,浸泡30min煎成100ml倒出,再加水300~400ml,煎成100ml,兩煎合并,分2次灌腸,保留2h以上,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月經期停藥。連續用藥2~3個療程。
中藥灌腸盆腔炎治療效果
療效標準痊愈:癥狀、體征消失,婦科檢查正常,B超檢查正常,半年內無復發;好轉:自覺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婦科內診檢查子宮和附件壓痛明顯減輕但仍有,或半年內偶有復發;無效:臨床癥狀和體征與治療前無多大改變。
現代醫學認為,急性盆腔炎癥期主要是組織充血水腫、粘連、炎性分泌物滲出,大量的炎細胞浸潤,甚至形成膿腫;慢性盆腔炎癥期主要是組織粘連、水腫或兼有不同程度的充血。祖國醫學沒有“盆腔炎”病名。此病散見于“月經失調”、“崩漏”、“痛經”、“帶下”、“不孕”、“癜瘕”等病范疇。從中醫理論上分析,其病因為經期、產后及手術后血室大開,機體正氣虛弱,邪毒乘虛而襲,加之官腔手術若操作不當,損傷胞脈,外邪也會乘虛而人,由于個體差異,邪毒種類不同,病情也就有緩急輕重之分,因而造成急性或慢性盆腔炎。急性的大體分為發熱期與瘕瘕期;而急性盆腔炎未經徹底治療,或部分病人起病緩慢,忽視治療而成為慢性盆腔炎的,其大體可分為:濕熱蘊結型,寒濕瘀阻型,氣滯血瘀型,肝腎不足型等。上述各種證型遷延不愈的結果均為胞脈阻滯,由于阻滯不通而致不同程度的痛、墜、帶下、瘕瘕、月經失調、不孕等并發癥。
急性盆腔炎的發熱期,用藥主要以西藥抗生素靜滴或口服為主,療效顯著;而急性盆腔炎的瘢瘕期及慢性盆腔炎,乃濕熱寒凝瘀結,氣血凝滯,纏綿難愈,反復發作,一般抗菌藥物不易達到局部,目前西藥尚無特殊療效,用中藥可根據不同的證型辨證施治分別給予清熱解毒,化瘀除濕,溫經散寒,理氣行滯消瘕等法,最終達到消除病原體,消膿除腫,改善盆腔組織血液循環,增強機體免疫機制,促進粘連組織松解等,可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盆腔炎其病理機制無論外感還是內傷,最終致臟腑虛損、沖任受傷,濕熱濕毒壅于胞宮胞絡,氣血受阻,不通則痛,瘀而為瘕形成本病。故治療以清熱利濕,解毒化瘀為主要治療原則。方中金銀花、連翹、敗醬草、黃柏清熱解毒燥濕,牡丹皮、桃仁涼血散血破血祛瘀,利水消腫,薏苡仁健脾利濕且具散結除膿之功。諸藥合用,使濕去熱除瘀散,胞宮胞絡氣血暢通而疼痛自止,諸癥皆消。另外采用灌腸的方法,減少了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對一些不能或不愿口服中藥的患者和有胃病的患者,是一種好的用藥方法。綜上所述,中藥湯劑灌腸可使中藥藥液直接通過直腸黏膜吸收,一方面經門靜脈人肝,再進入血液循環而產生藥效作用于全身,避免了中藥對胃腸的刺激,又減輕了肝臟的負擔;另一方面通過直腸黏膜吸收可以改善盆腔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結締組織的軟化,松解組織粘連,消除局部充血水腫;此外藥液溫度控制在38~4l℃,相當于藥液局部熱敷,有利于炎癥的消退;以達到清熱解毒祛濕、理氣止痛、活血化瘀消瘕之目的,使盆腔炎得以痊愈,減少了復發率。
中藥對胃腸的刺激,又減輕了肝臟的負擔;另一方面通過直腸黏膜吸收可以改善盆腔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結締組織的軟化,松解組織粘連,消除局部充血水腫;此外藥液溫度控制在38~4l℃,相當于藥液局部熱敷,有利于炎癥的消退;以達到清熱解毒祛濕、理氣止痛、活血化瘀消瘕之目的,使盆腔炎得以痊愈,減少了復發率。
(責任編輯:徐惠珍 )
文章關鍵詞:
我們知道現在盆腔炎的發病率非常高,而引發這個病的原因有很多,患上盆腔炎后,那么首先要看一下是生理性的還是疾病的因素所導致的,患者朋友明確……詳細>>
盆腔炎給女性的健康帶來很多的危害,因此,患有盆腔炎就要及時治療,但是,不少女性在治療后還會反復發作。那么,你是否知道盆腔炎有哪些癥狀?藥……詳細>>
慢性盆腔炎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常為急性盆腔炎未能徹底治療或患者體質較差病情遷延所致,病理特點是盆腔結締組織纖維化,甚至形成“冰凍骨盆”,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