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頸是子宮下端的部分,其內腔呈圓筒形或梭形,稱為宮頸管。它的上端為宮頸內口,下端為外口。宮頸管表面有一層粘膜,由于慢性炎癥的長期刺激,使得頸管粘膜不斷增生,堆積,并且從粘膜的基底層向宮頸的外口突出,從而形成了息肉。息肉的根部大多附著在宮頸管內或宮頸的外口,一般比較小,直徑多在 1 厘米以下,單個或多個。也有較大者,直徑可達數厘米,有蒂,隨著生長而突出于宮頸口外。息肉小的,則仍留在宮頸管,僅微現于宮頸口。
來源于宮頸粘膜的息肉,表面有一層柱狀上皮覆蓋,有豐富的微血管,因而顏色鮮紅、柔軟、脆弱。輕輕觸動就會出血,以至于經常發生感染而形成潰瘍。另有一種來自宮頸陰道部分的息肉,表面由復層鱗形上皮所覆蓋,由于間質內主要為纖維結締組織,所以顏色淺紅,質較韌,基底較寬,病位表淺。
子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中的一種類型,是由于長期的慢性炎癥的刺激,促使局部的宮頸內膜過度增生,并不斷向宮頸口外突出,最后形成懸掛于宮頸口的紅色肉樣組織。通常約如綠豆大小,有的可達黃豆或櫻桃大小,有細長的蒂與宮頸管相連。宮頸息肉常常會引起白帶中帶有血液,也可性交后發生陰道出血等癥狀。子宮頸息肉是一種良性病變,但偶爾也會發生惡性變,有人統計,它的惡變發生率約為0.2%左右。些婦女,息肉摘除后一段時間,宮頸管又會長出新的息肉,有的甚至數次行息肉摘除術,為此,她們感到十分苦惱。宮頸息肉摘除后又復發是什么緣故呢?
根據臨床所見,大致有以下幾種可能:
(1)宮頸息肉是因慢性炎癥所致,單純摘除息肉,宮頸管的炎癥的刺激仍然存在,所以,息肉仍可復發;
(2)有的息肉生長在宮頸管的深處,摘除時,息肉的根蒂未能完全根除,以至不久又從根蒂部長出了息肉。
(3)有些患者的宮頸息肉,大大小小,不止一個,手術時僅將肉眼看見的較大的息肉摘除了,眼睛不易看清的較小的或深藏于宮頸管深處的息肉未能一并摘除,以后,這些"漏網"的小息肉逐漸長大,向宮頸口外長出,而形成新的肉眼可見的宮頸息肉。可以通過中醫綜合療法(三消兩補法)進行系統的治療,從而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
宮頸息肉的反復發作不肯好的原因,宮頸息肉這些癥狀與早期的宮頸癌很相似,應該及早檢查及時治療。
(責任編輯:徐惠珍 )
文章關鍵詞:
極小的宮頸息肉常無自覺癥狀,大多在婦科檢查時才被發現。息肉較大的,則容易出現血性白帶或接觸出血的癥狀,特別在性生活或排便用力后,可以發生……詳細>>
宮頸炎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它雖然比較常見,可是我們也要引起重視,特別是這樣的疾病在治療不徹底后,也會有復發的可能。詳細>>
復查:要想避免宮頸息肉復發,女性患者還應在手術后做到定期復查,最好,每隔3個月左右去當地專業婦科醫院復查一次,來查看身體的恢復情況。詳細>>
宮頸息肉是一種婦科疾病,它的出現需要我們重視,在現實生活當中也會有好多患者不以為事,在出現了宮頸息肉的情況后,我們要進行合理的治療,防止……詳細>>
近些年來,宮頸息肉不斷出現在女性朋友的生活中,宮頸息肉是發病率比較高的宮頸疾病,也是一種慢性炎癥的表現,宮頸息肉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的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