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切除手術步入“低碳時代”
在一次體檢中,洪伯發現肝臟處有個大腫瘤,同時進行的甲胎蛋白檢測高達2萬,結合洪伯的乙肝病史,醫生考慮洪伯的腫瘤是原發性的肝細胞癌,建議洪伯擇期手術,以達到根治的目的。但洪伯和家人聽到醫生的建議后,竟異口同聲地表示反對。因為多年前,洪伯的父親也是由于肝癌而進行手術,結果術后不到3個月,洪伯的父親就因為肝癌復發痛苦地逝去。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肝膽醫院院長王捷教授表示,肝細胞癌是人類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全球每年大約有55.1萬人發病,其中我國每年新發病例數占世界的54%;我國肝細胞癌死亡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位居第二,在30~44歲年齡組中死亡率高居榜首。長期以來,肝切除是治療肝細胞癌的重要手段。過去,由于受制于粗放而欠精準的治療方式,根治性肝切除術后5年內肝癌復發率高達70%-80%。但是,現在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肝切除已經進入“精準”階段,不再像以前那樣一切了之。因此,洪伯不必提心吊膽,只要他能夠耐受手術,是手術的適應癥,那么積極治療、配合治療,就不會重蹈父親的悲劇。
很多老百姓問:“精準的意思是不是就是提倡手術做得精細和準確啊?”其實,這只說對了一部分。王捷院長說,準確而言,精準肝切除是一種全新的外科理念和技術體系,它是通過一系列的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在肝臟外科中的整合應用和集成創新,追求一個理想的目標:最小的創傷侵襲、最大的肝臟保護、最佳的康復效果。王捷院長進一步解釋說,過去醫生做肝切除時是非常矛盾和為難的,切多了怕術后肝功能衰竭,切少了又怕腫瘤切不干凈導致術后復發。現在提倡精準肝切除的理念后,醫生可以很好地在根治病灶和保護肝臟、減少機體創傷之間找到平衡。
和普通老百姓理解的不一樣,精準肝切除的理念與方法不僅僅是指手術過程,而是貫穿于術前評估、術前規劃、手術實施、術后管理等整個圍手術期始終,它不是特指某種高端外科技術,也并非一個普適于所有病例的標準肝切除術式;而是針對不同病情的個體病例,在高精度和高效度標準的要求下,一系列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與傳統外科方法在肝臟外科中的綜合優化應用與集成創新。由于是為每個病人量身定做的治療方案,利用了數字外科的平臺,因此可以節省許多不必要的醫療衛生資源,避免了治療過程中的浪費,符合現今的低碳生活原則。因此,也可稱為“低碳手術”。
(責任編輯:劉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三陽且轉氨酶高,吃什么藥?肝必復軟
2024-10-27乙肝患者服用十味溪黃草顆粒療效如何?
2024-10-27肝硬化伴肝腹水患者能否食用阿膠?
2024-10-27小時候小三陽吃中藥治愈后又出現,嚴重
2024-10-27懷孕 6 個月乙肝攜帶且肝功異常能服
2024-10-27孕婦能否吃雞骨草肝炎顆粒?服用注意啥
2024-10-27醫生將恩替卡韋從“雷易得”換成“維力
2024-10-27服用拉米夫定治療肝炎需注意什么?
2024-10-27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