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甲修腳人群易染丙肝 3/4急性丙肝會轉慢性
近日召開的“中國肝病防治論壇”上,指出,靜脈注射毒品已替代不安全輸血成為我國丙肝感染途徑的第一位因素。“更值得關注的是,文身、文眉、穿耳洞等美容、美甲、修腳等侵入性操作過程中所隱藏的感染危機,還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p>
丙型肝炎是一種嚴重的慢性進展性疾病,潛伏期為2-26周,在急性期一般癥狀輕微或沒有癥狀,其中四分之三者會轉為慢性丙肝,但很多人在很長時間內都可能沒有明顯癥狀,直至約20%的人肝硬化或惡變成肝癌后才出現癥狀。丙肝引起的肝硬化已成為肝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在《中國丙肝的防治趨勢》報告中說,我國是丙肝高發區,目前約有近3800萬名患者,丙肝平均感染率高達3.2%,陽性率以長江為界,北方高于南方,并隨年齡增長而逐漸上升。2007年中國丙肝發病報告人數超過10萬人,病例數比2006年上升了30.01%。
在對接受過文身、文眉等美容、美甲、修腳人群的調查發現,其丙肝感染率比普通對照人群要高出近一倍。
-目前人們對丙肝防治存在的最大認識誤區在于,許多人誤以為丙肝像乙肝一樣,感染病毒后只要沒有癥狀就無需進行治療。其實“丙肝必須有毒就要醫”。《中國丙肝防治指南》明確指出,丙型肝炎抗體(抗-HCV)陽性提示曾經或正在感染丙肝,早期診斷和治療,對療效將產生決定性影響。丙肝治療的目的首先是抑制病毒復制。
丙肝分為哪幾種類型?
一、慢性丙型肝炎:癥狀較輕,表現為肝炎常見癥狀,如容易疲勞,食欲欠佳,腹脹等,也可以無任何自覺癥狀,化驗ALT反復波動,HCVRNA持續陽性,有1/3的慢性HCV感染者肝功能一直正常,抗HCV和HCVRNA持續陽性,肝活檢可見慢性肝炎表現,甚至可發現肝硬化。
二、急性丙型肝炎: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病情相對較輕,多數為急性無黃疸型肝炎,ALT升高為主,少數為急性黃疸型肝炎,黃疸為輕度或中度升高,可出現惡心,食欲下降,全身無力,尿黃眼黃等表現,單純丙肝病毒感染極少引起肝功能衰竭,在自然狀態下,其中僅有15%的患者能夠自發清除HCV達到痊愈,在不進行抗病毒治療干預的情況下,85%的患者則發展為慢性丙型肝炎,兒童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50%可自發性清除HCV。
三、丙肝肝硬化:感染HCV20-30年有10%~20%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1%~5%患者會發生肝細胞癌(HCC)導致死亡,肝硬化一旦出現失代償情況,如出現黃疸、腹水、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肝性腦病等,其生存率則急劇下降。
丙肝患者要根據自己的病情程度及時的有針對性的治療,防止病情的惡化。
日常預防丙肝該注意五點
1、不共用牙刷
專家表示,牙刷可能會受到血液的污染??谇粷兣c牙齦出血的人,其牙刷上很容易沾上血液。大多數人不會與別人共用牙刷,但有些人卻不在乎。給自己定一個規則吧:忠于自己的牙刷。
2、禁止毒品
預防丙肝,還要注意禁止毒品。如果靜脈注射毒品,要注意不共享針頭或其他工具。如果需要靜脈注射或其他醫療用途,要使用無菌注射器。靜脈注射與一半以上的新發丙型肝炎病例有關,不使用不潔的注射器是制止丙型肝炎擴散的最好辦法之一。
3、使用安全套
通常來說,性傳播丙型肝炎的幾率很低。但是當有多個性伴侶時,感染的機會隨之增加。同樣,感染艾滋病與其他性傳播疾病的幾率也會增加。所以為了自己的安全,最好使用安全套。
4、不共用剃須刀
比起共用注射器,用自己的物品,像剃須刀、牙刷、指甲剪可以降低感染風險。但是,只要存在血液,就有感染丙型肝炎的危險。因此,日常還是不要與他人共用剃須刀才好。
5、去正規的地方紋身
文身與穿洞并非感染丙型肝炎的高危活動。但是,如果使用的注射器或其他的一起并未正確消毒,同時感染疾病的人使用過,就很容易患上通過血液傳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艾滋病。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乙肝攜帶者看不懂檢查指標怎么辦
2024-10-24乙肝患者多種藥物治療后指標正常,何時
2024-10-24急性乙型肝炎能否通過藥物治好及用藥時
2024-10-24水飛薊賓膠囊的治療用途及效果如何
2024-10-2424 歲女性乙肝患者,肝功能異常,求
2024-10-24谷丙轉氨酶 140 復查,身高 17
2024-10-24轉氨酶過高怎樣能快速降下來
2024-10-24乙肝小三陽患者能否食用蜂蜜泡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