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對肝臟的危害大 診斷肝硬化需做哪些檢查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種或多種原因引起肝臟損害,肝臟呈進行性、彌漫性、纖維性病變。對于肝硬化的臨床診斷,除了根據臨床癥狀外,還需要做一系列的客觀檢查,作為治療的依據。因此了解肝硬化的診斷檢查具有重要意義。
一、輔助檢查
一般病情穩定的慢性肝病患者,每3-6個月至少要進行一次肝臟的全面檢查。如為乙肝患者,則包括肝功能、乙肝病原學檢查、甲胎蛋白定量和肝臟B超,可疑的病人還要進行肝臟增強CT掃描。如果發現有異常表現,需要到正規的醫療部門進行診療,如果聽信虛假醫療廣告,容易誤入歧途。肝埂變是肝臟病變的后期表現,且與肝癌關系密切,故患者應定期檢查以下項目:
(1)肝功能檢查: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Y一谷氨酰轉肽酶、堿性磷酸酶、凝血酶原時間及活動度、膽紅質、甲胎蛋白、白細胞分類、血小板計數、尿素氮。一般認為,肝功能化驗中的血清轉氨酶的高低可反映肝臟的炎癥程度。如果病人血清轉氨酶很高,甚至伴有黃疸,這常常表示肝臟炎癥比較明顯,需要進一步的治療。
(2)病原學檢查:由于肝硬化有可能是由病毒性肝炎所導致,所以病原學檢查非常必要。包括乙肝抗原抗體兩對半和HBV-DNA。HbsAg陽性是乙肝攜帶者的標志,如HbsAg陰性而HbsAb陽性,則具有抵抗乙肝感染的能力。其中HBeAg和HBV-DNA陽性是病毒復制活躍的指標,此時患者的傳染性較強,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予以正規的抗病毒治療,如拉米夫定等核苷類似物。
(3)影像檢查:肝、膽、脾B超探查,心肺透視、食管鋇餐。肝臟B超是評估肝硬化程度的參考,與甲胎蛋白的升高程度結合考慮,亦是早期發現肝臟惡性腫瘤的工具。
(4)其它:膽、肝、脾CT掃描,同位素肝掃描等。如果B超發現問題,可以加做肝臟增強CT掃描,可以大大提高診斷早期肝癌的有效率。乙肝和肝硬化是產生肝癌的基礎,患者重視常規體檢,通常能夠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為獲得良好的預后爭取有利的時機。血常規可以檢測白細胞、血色素、血小板的水平,評估脾功能亢進的嚴重程度。甲胎蛋白可以用來篩選早期的肝癌。
對病情穩定,臨床無癥狀者,1一1年半檢查1次,有肝區不適、乏力等癥狀者,半年至1年檢查1次。懷疑肝硬變癌變者1個月檢查1次。
具體的檢查項目,復查時間,應由臨床醫生根據具體情況決定,以便全面了解病情,指導治療。肝硬化患者如出現全身乏力、厭食油膩、尿色黃赤、皮膚眼睛發黃、尿量減少、腹部加速膨朧、右上腹脹痛、甚至性格改變胡言亂語等表現時,請勿偏信游醫郎中,一定請即前往正規醫院就醫。。
二、診斷
肝硬化的診斷主要依據包括病史、臨床表現、肝功能試驗、影像學檢查等幾個方面。
病史:是否存在可能引起肝硬化的病因。比如肝炎史、飲酒史、藥物史、輸血史、社交史及家族遺傳病史。
臨床表現:根據上述臨床表現對患者進行檢查,確定是否存在門脈高壓和肝功能障礙的表現。
肝功能試驗:血清白蛋白減低,膽紅素升高,凝血酶原延長提示肝功能失代償。
影像學檢查:B超、CT等有助于本病診斷。
完整的診斷應該包括病因、病理、功能和并發癥四個部分。這是與一般疾病診斷所不同之處。
三、鑒別診斷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引起肝臟彌漫性損害。臨床上早期由于肝臟功能代償較強,可無明顯癥狀;后期則有多系統受累,以肝功能損害和門脈高壓為主要表現,并常出現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感染、癌變等嚴重并發癥。
(1)肝腫大時需與慢性肝炎、原發性肝癌、肝包蟲病、華枝睪吸蟲病、慢性白血病、肝豆狀核變性等鑒別。
(2)腹水時需與心功能不全、腎臟病、結核性腹膜炎、縮窄性心包炎等鑒別。
(3)脾大應與瘧疾、慢性白血病、血吸蟲病相鑒別。
(4)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應和消化性潰瘍、糜爛出血性胃炎、胃癌并發出血相鑒別。
(責任編輯:文艷梅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乙肝攜帶者看不懂檢查指標怎么辦
2024-10-24乙肝患者多種藥物治療后指標正常,何時
2024-10-24急性乙型肝炎能否通過藥物治好及用藥時
2024-10-24水飛薊賓膠囊的治療用途及效果如何
2024-10-2424 歲女性乙肝患者,肝功能異常,求
2024-10-24谷丙轉氨酶 140 復查,身高 17
2024-10-24轉氨酶過高怎樣能快速降下來
2024-10-24乙肝小三陽患者能否食用蜂蜜泡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