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乙肝兩對半檢查結果?
乙肝兩對半檢查結果怎么看?乙肝兩對半(學名乙肝五項、乙肝二對半或乙肝兩對半只是俗稱),鑒于其是檢查乙肝病毒(HBV)感染最常用的血清學標記,主要含有五項指標,即兩對半指標,所以叫做乙肝兩對半。 通常正規醫院上午抽血,下午便可以出結果了,乙肝兩對半化驗單會集體發放下來。因此做乙肝兩對半檢查大概需要消耗一天的時間。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標志。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殼蛋白,本身不具有傳染性,但它的出現常伴隨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標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淚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陰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個月,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前2~8周時,可在血清中測到陽性結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轉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該指標可持續陽性。
2、乙型肝炎表面抗體(抗-HBs)一般簡稱表面抗體。
當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體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統產生免疫反應,人體免疫系統中的B淋巴細胞分泌出一種特異的免疫球蛋白G,就是表面抗體,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異地結合,然后在體內與人體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以把病毒清除掉,保護人體不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故稱表面抗體為保護性抗體。有了表面抗體,證明人已產生了免疫力。人自然感染后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均可產生乙型肝炎表面抗體;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產生表面抗體。一般成人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以發生急性乙型肝炎,也可沒有癥狀,絕大多數在3~6個月以后才出現表面抗體。檢查出抗-HBs陽性,疾病即已逐漸恢復。血液里表面抗體能維持很長時間,直到老年期抗體水平才有所降低。若在嬰兒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往往不產生表面抗體,而持續攜帶表面抗原,有時經過若干年后出現抗-HBs,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就慢慢轉陰了。所以,如查出抗-HBs陽性結果,就表示不會再感染乙型肝炎了。
3、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一般通稱e抗原。
它來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亞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產物。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當核心抗原裂解時,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環中,若取血化驗就可查出來。核心抗原在病人血清中查不到,僅在肝細胞中才能查到。故查出e抗原,其意義就等于查出核心抗原,表示病毒復制活躍,并且傳染性較強。一般HBsAg(+)的人,用比較敏感的固相放射免疫法檢查e抗原,可有61%的人HBsAg(+)。而如果HBsAg(+),其意義與在血中存在病毒顆粒,或在血中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或核心抗體IgM相同。
4、e抗體是乙型肝炎e抗體的簡稱(抗-HBe)。
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出來的特異性抗體,這種特異的e抗體能夠和e抗原結合。當乙型肝炎病人由HBsAg(+)轉變成抗-HBe(+),叫做血清轉換。抗-HBe(+)時,乙肝病毒在肝組織內的復制逐漸減少,由病毒復制活躍期轉變成不活躍期,肝組織的炎癥也常由活動變成不活動,血中及肝組織內病毒顆粒均減少,所以傳染性也減少。但抗-HBe和抗-HBs不同,e抗體不是保護性抗體,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有時雖然檢查出e抗體陽性,但肝細胞內仍然可以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表明病毒仍然存在。大量研究資料表明,e抗體出現陽性是病毒復制降低并且傳染減少的標志,這時病毒顆粒有可能已經很少,但并不表示病毒已被消除了。
5、核心抗體是乙型肝炎核心抗體的簡稱,可簡寫為抗-HBc。
核心抗原雖然在血清中查不出來(它在血中很快被裂解),但是它具有抗原性,能刺激身體的免疫系統產生出特性抗體,即核心抗體,故檢測抗-HBc可以了解人體是否有過核心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說是否有過乙肝病毒的感染。所以抗-HBc是一項病毒感染的標志。
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過程中,于急性期即可測到很高的抗-HBc,而在急性期過后,核心抗體水平仍保持一定高度,并持續若干年。在慢性感染狀態的攜帶者或病人,核心抗體也常保持高水平。另外,表面抗原已呈陰性的病人,還可查出抗-HBc陽性。因此單項抗-HBc陽性,難以確定病人是近期感染,還是以前有過感染。
為了確定病人是近期內感染還是以前有過感染,常需要檢測抗-HBcIgM和抗-HBcIgG。
也就是說,核心抗體有兩種的成分,一種是免疫球蛋白M,另一種是免疫球蛋白G,即抗-HBcIgM和抗-HBcIgG。這兩種成分分別由不同的B淋巴細胞產生。當人體受到核心抗原刺激后,先產生出抗-HBcIgM,它持續時間比較短,過一段時間才逐漸產生出抗-HBcIgG,后者能在體內保持較長時間。有時乙肝病毒已經清除,而抗-HBcIgG在體內仍然存在,這時檢測其他乙肝感染指標已是陰性,而僅有抗-HBcIgG陽性。因此,當抗-HBcIgM陽性時,常表示是近期感染,即乙型肝炎病毒仍在復制;當抗-HBcIgM陰性而抗-HBcIgG或抗-HBc陽性時,則表示既往有過乙肝病毒感染,但現在已不復制或已不存在了。檢測抗-HBcIgM及IgG對于急性乙型肝炎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急性乙型肝炎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真正的急性乙肝,也就是說病人第一次受乙肝病毒感染,另一種是病人原來是表面抗原攜帶者,現在又急性發病,表面上好像和急性肝炎一樣。但這兩種病人血中核心抗體的情況不一樣;慢性攜帶者急性發病的病人,血清中抗-HBcIgG或抗-HBc的水平比較高,而抗-HBcIgM比較低或是稍高;而真正急性乙型肝炎病人,則血清中抗-HBcIgG往往陰性或低水平。因此,作這項檢查有助于將兩種情況區分開。鑒于它們的預后不相同,真正的急性肝炎常可徹底治愈,而慢性攜帶者急性發病則常易轉為慢性。因此,可以看出檢測抗-HBcIgM及IgG的重要。
乙肝5項自測
如果你感覺最近肝有點不舒服,想到醫院做個全面檢查,乙肝5項是肯定少不了的,等化驗結果出來,大夫會告訴你什么大3陽、小3陽類的話,開了一大包藥不說,弄的自己一頭霧水,它們各是什么含義,對自己而言又意味著什么?只要你拿出化驗單,對照下邊的表格,然后從7種狀況中選擇跟你的化驗單上一樣的狀況,立刻一切你就會明明白白了。
乙肝2對半(5項)是指:
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抗HBs 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抗體
HBeAg 乙型肝炎e抗原
抗HBe 抗乙型肝炎e抗原的抗體
抗HBc 抗乙型肝炎核心抗體的抗原
大3陽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及核心抗體(抗HBc)均陽性。
小3陽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體(抗HBe)及核心抗體(抗HBc)均陽性。
而無論“大3陽”、“小3陽”只能反映機體感染了乙肝病毒,而不能表示病情輕重,其臨床意義要結合病史及其他檢測項目綜合分析后,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乙肝患者家屬怎樣正確對待病人?
2024-10-22患乙肝后易疲勞沒精神,用什么藥能治療
2024-10-22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對身高有影響
2024-10-22一年前查出脂肪肝未治療,可用哪些藥?
2024-10-22如何有效降低轉氨酶
2024-10-22查出脂肪肝用什么藥治療較好
2024-10-22大三陽如何有效治療及用藥?
2024-10-22肝炎患者飲食有哪些禁忌?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