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
乙型肝炎病毒簡稱乙肝病毒。是一種DNA病毒,屬于嗜肝DNA病毒科。根據目前所知,HBV就只對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發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乙肝病毒不是遺傳病而是傳染性疾病。對于肝病患者來說,對親情、婚情、入學、就業、出國、社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生命無可避免地蒙上了悲涼的色彩。所以,防止乙肝病毒的傳染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呢?
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有:
一、母嬰垂直傳播:包括經胎盤、分娩等方式傳播,嬰兒出生時通過產道接觸到母親帶有乙肝病毒的血稱為母嬰傳播。在母體內孕婦通過胎盤把HBV病毒傳播給胎兒。當分娩時,含有HBV病毒的母血通過臍帶進入到嬰兒體內。
二、醫源性傳播:補牙、修面、修腳,醫療器械如針具、口腔器材、內鏡等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徹底或處理不當,可引起傳播用1個注射器對幾個人預防注射時亦是醫源性乙肝傳播途徑之一。
三、血液傳播:使用被乙肝病毒污染而消毒不嚴格的注射器、針頭等醫療器械和用具及輸入帶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及血制品等都會傳播乙型肝炎病毒。
四、性行為傳播
1) 性伴侶越多,感染的風險越高。
2) 乙肝病毒感染者體內病毒載量越高,病毒復制越活躍,感染的危險性越大。
3) 越是不講衛生者越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4) 異常性行為,變態性行為感染乙肝病毒的高危行為。
受乙肝病毒的傳染后,一般都不是馬上發病,病毒會潛伏在人體血液及肝臟中,潛伏期最短6個星期,也可長達6個月。
我國的乙肝病毒感染率比較高,很容易被傳染乙肝病毒。但是,現在已有乙肝病毒疫苗,可以有效防止乙肝病毒的傳染。
乙肝是我國常見的傳染性肝病,要避免和減少乙肝病毒傳播的機會,首先要切斷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其次是保護易感人群,進行主動或被動免疫注射。唾液、尿液、血液、膽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經破損皮膚、粘膜傳播,成為隱匿的乙肝病毒傳播途徑。但是一般被污染的物品含病毒量是非常低的,達不到致病目的,往往很快被消滅,所以此類傳播極為少見。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乙肝患者家屬怎樣正確對待病人?
2024-10-22患乙肝后易疲勞沒精神,用什么藥能治療
2024-10-22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對身高有影響
2024-10-22一年前查出脂肪肝未治療,可用哪些藥?
2024-10-22如何有效降低轉氨酶
2024-10-22查出脂肪肝用什么藥治療較好
2024-10-22大三陽如何有效治療及用藥?
2024-10-22肝炎患者飲食有哪些禁忌?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