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乙肝與原發性肝癌的關系
1、乙型肝炎會轉變為原發性肝癌嗎?
原發性肝癌的病因比較復雜,但據近年的研究資料表明,其發病與乙型肝炎的發病情況密切相關,故多數學者認為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
我國原發性肝癌的發病率較發達國家高5~10倍,且肝癌的高發地區也是乙型肝炎的高發區。如江蘇省啟東市是肝癌高發區,其自然人群中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率為24.8%,高于一般地區10%左右。
乙型肝炎患者及肝炎后肝硬變患者中,肝癌發病率較一般人群高9~10倍。乙肝患者之HBsAg陽性者,肝癌發病率較之HEDsAg陰性者也高一倍。我國各地調查原發性肝癌患者之血清HBsAg,陽性率為52%~91%。據文獻報道,我國肝癌病例90%以上感染過乙型肝炎病毒。世界各地的報告表明,HBsAg陽性者較之陽性者發生原發性肝癌的相對危險性高12.1~24.7倍。
病理學研究資料表明,肝癌組織及周圍組織中發現有HBhAg和HBeAg存在,分子雜交技術表明,乙肝病毒DKA與人體肝細胞及肝癌細胞的DNA相結合,提示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與肝癌確有發病學上的聯系。
乙型肝炎病毒雖被認為是肝癌的主要病因,但其引發肝癌的過程十分復雜,故有學者認為,肝癌的病因除乙肝病毒感染外,還有其他因子或輔助因素參與。大量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表明,HBV感染與AFT,飲水污染、酗酒、吸煙、口服避孕藥、微量元素、遺傳等因素有協同致癌作用。
2、如何做好原發性肝癌的早期診斷?
肝癌是危及人生命的常見病,早期診斷、及早治療是延長壽命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肝臟隱匿在上腹深部,外有肋骨為其屏障,故腫大早期不易發現;另外,肝臟有強大的代償能力,早期常無癥狀,這也給肝癌的早期診斷帶采一定的困難。然而,一旦肝癌的癥狀出現,常常已屬晚期,這時治療效果欠佳,所以,對于肝癌的早期診斷,在無癥狀的人群中發現早期病例,對控制肝癌的病死率有現實的意義。
肝癌早期診斷的主要途徑是進行肝癌的普查。過去,早期肝癌僅偶爾在上腹手術時能發現,自70年代以來,我國提倡肝癌普查后,發現了很多早期肝癌患者。有資料報道,在肝癌普查發現的病例中屬于臨床肝癌(指無癥狀和體征的肝癌)者占83.6%;屬“小肝癌”(最大直徑小于5厘米的肝癌)者占53%;單個癌結者占58%;癌周包膜完整的占58.6%;無門靜脈或肝靜脈癌栓的占97.7%。而上述情況發病后臨床診斷的病例則分別為0%、13.1%、23%、38.4%及42.7%。兩者差異十分顯著,充分說明了肝癌普查確可早期發現肝癌病例。
肝癌普查最直接的效果是增加了病人手術切除的機會。肝癌普查所檢出的病例由于多屬早期,癌體積較小,常可作局部切除。由于切除的肝量較小,即使合并一定程度的肝硬變患者亦較易耐受。早期肝癌常有較完整的包膜,肝內播散發生的機會少,因此,普查發現的病例手術切除的機會明顯增多。由于能作手術切除的病例增多,從總體上使肝癌病人的預后明顯改善。肝癌研究所的資料顯示,直徑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根治性手術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達72.9%,小于2厘米的肝癌手術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達86.4%,而手術治療取得滿意療效的關鍵在于早期診斷。由于能切除的病例多;故普查發現病例的5年生存率明顯高于發病后臨床診斷病例的5年生存率,分別為28.6%和5.6%。經普查發現并獲根治性切除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達66.7%。上述資料證明,普查對肝癌的早期診斷,及早治療有重大意義。
甲胎蛋白(AFP)檢測和B型超聲波檢查是肝癌早期發現及早期診斷的主要手段。如果采用AF7聯合B型超聲波檢測的方法普查肝癌,若兩者均呈陽性結果,即AFP>400微克每升,且B超發現明確的肝區實質性占位性病變,則基本可確定為肝癌。若AFP陽性而B超未發現占位性病變,或B超出現實質性占位性病變,則應行CT檢查或做MRI檢查。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乙肝患者家屬怎樣正確對待病人?
2024-10-22患乙肝后易疲勞沒精神,用什么藥能治療
2024-10-22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對身高有影響
2024-10-22一年前查出脂肪肝未治療,可用哪些藥?
2024-10-22如何有效降低轉氨酶
2024-10-22查出脂肪肝用什么藥治療較好
2024-10-22大三陽如何有效治療及用藥?
2024-10-22肝炎患者飲食有哪些禁忌?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