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肝癌易于哪些疾病相混淆
原發性肝癌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死亡率高,在惡性腫瘤死亡順位中僅次于胃、食道而居第三位,在部份地區的農村中則占第二位,僅次于胃癌。我國每年死于肝癌約11萬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數的45%。原發性肝癌易與一些疾病混淆,使診斷時發生失誤,耽誤了原發性肝癌的治療。那么原發性肝癌易于哪些疾病相混淆呢?
對此,肝病專家表示,原發性肝癌易于以下疾病相混淆,因此我們一定要有所了解,區別治療:
一、原發性肝癌易于肝硬化、肝炎、肝膿腫相混淆:原發性肝癌常發生在肝硬化基礎上,兩者鑒別常有困難。鑒別在于詳細病史、體格檢查聯系實驗室檢查。肝硬化病情發展較慢有反復,肝功能損害較顯著,血清AFP陽性多提示癌變。少數肝硬化、肝炎患者也可有血清AFP升高,但通常為"一過性"且往往伴有轉氨酶顯著升高,而肝癌則血清AFP持續上升,往往超過500ng/ml,此時與轉氨酶下降呈曲線分離現象。
二、原發性肝癌易于其他肝臟良性腫瘤或病變相混淆:如血管瘤、肝囊腫、肝包蟲病、膽嚇癌、膽管癌、結腸肝曲癌、胃癌、胰腺癌及腹膜后腫等易與原發性肝癌相混淆。除甲胎蛋白多為陰性可助區別外,病史、臨床表現不同,特別超聲、CT MRI等影像學檢查、胃腸道X線檢查等均可作出鑒別診斷。目前與小肝癌相混淆的肝臟良性病變如腺瘤樣增生、肝硬化再生結節、局灶性結節性增生等鑒別尚有一定困難。
三、原發性肝癌易于繼發性肝癌相混淆:繼發性肝癌為原發性肝癌的1.2倍,肝臟血源豐富,其他癌腫可轉移至肝臟,其中以繼發于胃癌的最多,其次為肺、結腸、胰等的癌腫。繼發性肝癌大多為多發性結節,臨床以原發癌表現為主,少數可僅有繼發性肝癌的征象如肝腫大、肝結節、肝區痛、黃疸等。除個別來源于胃、結腸、胰的繼發性肝癌病例外,血清AFP多呈陰性。
以上就是對原發性肝癌易于哪些疾病相混淆的相關介紹,相信有些患者在接受檢查的時候會被誤診,造成了肝癌的惡化,發展到了晚期的肝癌就比較難以治愈,也比較容易復發,所以,這就需要患者對肝癌的癥狀和預防以及治療方面多多了解,尤其在診斷的時候,要去一家正規的醫院,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乙肝患者家屬怎樣正確對待病人?
2024-10-22患乙肝后易疲勞沒精神,用什么藥能治療
2024-10-22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對身高有影響
2024-10-22一年前查出脂肪肝未治療,可用哪些藥?
2024-10-22如何有效降低轉氨酶
2024-10-22查出脂肪肝用什么藥治療較好
2024-10-22大三陽如何有效治療及用藥?
2024-10-22肝炎患者飲食有哪些禁忌?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