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肝臟的6大“克星”
危害肝臟的因素大致有以下6種:
1、肝炎病毒。肝炎病毒是肝臟健康的首要敵人,目前科學家發現甲、乙、丙、丁、戊、庚等6種型號肝炎病毒,其中以乙、丙、庚等型號最為兇險。
2、藥物。調查資料顯示,藥物引起的肝損害約占住院乙肝患者的10%。
在老人組,這一發病率更高。據報道,在50歲以上的“急性肝炎”病人中,43%是由藥物引起。如阿司匹林、磺胺、青霉素、利福平等都是既常用又有害于肝臟的藥物。即使那些看似安全的藥物,如營養藥、補藥等,也會因誤用或濫用而給肝臟埋下隱患。
3、食物污染。有這樣一類人,沒有肝炎的任何癥狀,但查血時卻表現出單項轉氨酶升高。
食物污染包括蔬菜、瓜果的農藥殘留;某些食品添加劑,如面粉增白劑、防腐劑;水源污染,如一些化學有毒物質對飲用水的污染;熏烤食物及變質食物,如爛姜、發紅的元宵、長芽的土豆等,這些食物會加重肝臟對食物中所含病毒和細菌的解毒負擔。如果肝功能不好,會引起病毒血癥、菌毒血癥。食物污染雖然在短時間內不至于造成危害,但長期慢性毒害作用的積累完全能使肝臟功能受損。
4、肥胖。正常情況下,肝臟本身只含有少量脂肪,約占肝臟的4%-7%,如果肝臟內脂肪含量占到10%以上,即可引起肝功受損,醫學上稱之為脂肪肝。切莫小看脂肪肝,惡化下去就是肝硬化。脂肪肝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肥胖、肝炎、糖尿病等。特別不可忽視肥胖之害,它不僅威脅成年人,也是小脂肪肝的一大“元兇”。有報告指出,“胖墩兒”的脂肪肝發病率高達80%。
5、酒精。俗話說,酒多傷身。因為酒中的酒精是一種很奇特分子,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油,所以一旦進入人體便如魚得水,無處不在。當然,首先倒霉的又是肝臟,因為酒精本身就含有毒性,足以傷害肝臟。
脂肪肝是最早出現的征兆,只需豪飲幾天便可以形成,接著導致“纖維化”,再變成酒精性肝病,隨后情況就更糟了,最終發展到不可逆的“肝硬化”。所以乙肝病毒攜帶者要嚴格戒酒,有時候同學好友聚會,你可以假裝得病了正在吃藥遵醫囑不能喝酒,或者謊稱得了不能喝酒的慢性病,比如說胃病,或者痔瘡。女性戰友就更容易編借口了。
6、惡化情緒。中醫云。“憂傷脾,怒傷肝。”人在情緒劇烈波動時,體內荷爾蒙分泌失去平衡,導致血液循環障礙,影響肝的血液供應,使肝細胞因缺血而死亡。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乙肝患者家屬怎樣正確對待病人?
2024-10-22患乙肝后易疲勞沒精神,用什么藥能治療
2024-10-22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對身高有影響
2024-10-22一年前查出脂肪肝未治療,可用哪些藥?
2024-10-22如何有效降低轉氨酶
2024-10-22查出脂肪肝用什么藥治療較好
2024-10-22大三陽如何有效治療及用藥?
2024-10-22肝炎患者飲食有哪些禁忌?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