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患者容易出血的原因
肝炎患者,特別是慢性肝炎和重癥肝炎晚期,經常可見牙齦自發滲血,流鼻血難以止住,皮膚出現淤斑,注射部位流血不止,便血,吐血,尿血,食道靜脈破裂后出血,還可見兩下肢及臀部出現紫癜、血性胸水或腹水等。肝炎時出血的原因很復雜,有些機理還不清楚,但是與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1)肝炎使凝血因子制造減少。正常血液中存在著抗凝血物質和凝血因子,可使血液流動不被凝固,又可使出血的部位及時止血。肝臟是制造Ⅰ、Ⅱ、Ⅴ、Ⅶ、Ⅸ、Ⅹ等凝血因子的器官。肝炎時,抑制和破壞了這些凝血因子的質和量,從而使血液凝固能力降低。
(2)肝炎時凝血因子消耗增加。肝細胞承擔著清除凝血物質的能力,而肝炎時這種能力降低;炎癥又要促進凝血活酶樣物質釋放,使凝血因子較平時的消耗明顯增加。
(3)肝炎病毒或抗原-抗體復合物直接損傷血管內皮,激活凝血系統,可造成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和循環血液中大量微血栓的形成。微血栓使肝、腎、腦等器官的血流受阻,組織缺血、壞死和出血。
(4)有止血作用的纖維蛋白溶解。平素纖維蛋白的形成酶要靠肝臟清除。肝炎嚴重時這種能力降低,促使纖維蛋白溶解而出血。
(5)血小板質量異常。血小板是血液中止血的尖兵。肝炎病毒和免疫復合物可抑制骨髓使產生血小板的量減少,質受損。整個過程與脾功能亢進及血管內凝血使血小板殺傷消耗過多亦有關。
(6)內毒素血癥與出血密切相關。肝炎特別是重癥肝炎時,來自腸道的內毒素不能被肝臟濾過、解毒而進入血流,可使血液釋放血栓形成質等引起彌溫性血管內凝血。
(7)繼發感染。重癥肝炎和慢性肝炎使機體抵抗力下降,各種病原菌趁虛而入,引起肺炎、腹腔感染、皮膚膿腫、敗血癥及深部菌感染等。病原菌繁殖和感染時所產生的內外毒素和免疫物質結合,可激活凝血系統形成大量血栓,導致出血現象。
總之,肝炎時的出血,可以上述某一因素為主,也可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患有乙肝小三陽應如何應對
2024-10-22大三陽孕婦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大三陽孕婦懷孕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小兒肝炎治療期間的注意要點有哪些
2024-10-22乙肝這種疾病是否可怕?
2024-10-22得了戊肝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否可以生育孩子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能否給小孩喂母乳?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