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肝臟功能受損程度?
第一步 判斷是否為肝功能損害
肝臟受到損害必然會導致肝功能異常,但是目前存在的問題是,現有的肝功能試驗,包括酶學和其他生化檢查,并非都能夠準確反映肝臟功能,有些試驗的特異性也不強。比如大家最熟悉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并不是肝臟組織內完全獨特的酶,其還存在于心肌、骨骼肌等組織器官中,這些組織的損害同樣可以出現轉氨酶升高;堿性磷酸酶(AKP)和γ-谷氨酰轉肽酶(γ-GT)是反映膽管上皮細胞增生或膽道阻塞、炎癥很有價值的指標。然而成骨細胞、成纖維細胞也可以分泌AKP,最近連續接診兩名AKP增高原因不明的兒童病例,實際為兒童骨骼發育生長中常見的AKP輕度上升。
有研究發現,“健康”體檢者中約1/3出現“肝功能異常”,而實際上此類人群不一定有肝損害。盡管能以同工酶或異構酶等加以鑒別,但是臨床醫生對上述“肝酶”的非特異性認識仍然是很必要的。必要的復查和了解其他相關臟器的損害或功能狀態有助于鑒別。
第二步 了解肝功能損害的程度
在肝功能試驗中,常規檢測的轉氨酶等指標,雖不能反映肝臟功能的全貌,但是一些項目的明顯異常是與肝臟功能呈正比的。比如白蛋白、膽紅素和凝血酶原時間等。
凝血酶原時間(PT)或凝血酶原活動度反映外源性凝血因子水平,盡管敏感度有限,但卻是一項重要的肝臟功能試驗,其反映了肝臟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和水平,嚴重肝病患者PT明顯延長。肝病患者一旦PT明顯延長,尤其是不斷延長,提示肝病嚴重,預后不良。非專科醫生容易忽略PT對判斷肝臟功能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人們比較熟悉的轉氨酶水平與肝臟受損害程度未必完全成正比。
第三步 明確肝臟受損害的原因
這里談的“病因”有兩層含義。
一、直接導致肝損害的疾病因素。我國病毒性肝炎占肝損害首位,其次是藥物性肝損害、自身免疫性肝損害、酒精性肝損害和脂肪性肝炎等。
二、導致肝損害進一步加重的各種因素。肝損害有可能不是單一因素。如慢性病毒性肝炎,就可有乙型肝炎病毒與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不僅肝損害程度更為嚴重,還增加了治療難度;再如,酒精性脂肪肝,實際上是同一種致病因素導致的兩種不同的病理損害。
針對不同的疾病,醫生應在搜集病史的基礎上,切實關注患者的病情,應用各種檢測手法,結合各種有可能導致肝功能受損的疾病進行綜合考慮,將患者癥狀與相關病因聯系起來,找出最可能的病因對癥治療。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患有乙肝小三陽應如何應對
2024-10-22大三陽孕婦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大三陽孕婦懷孕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小兒肝炎治療期間的注意要點有哪些
2024-10-22乙肝這種疾病是否可怕?
2024-10-22得了戊肝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否可以生育孩子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能否給小孩喂母乳?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