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肝癌的背后“元兇”是誰?
原發性肝癌其實是多因素協同作用的結果,它的發生是多階段的。由于生物因素、化學因素等的作用,使肝細胞DNA產生不可逆變化,下面就一起了解一下原發性肝癌誘發原因。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與肝癌的關系已知涉及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3種肝炎病毒。在我國HBV是肝癌的主要病因。日本等國家主要是HCV。俄羅斯等國家主要是HDV。世界衛生組織在1983年肝癌預防會議指出,HBV僅次于煙草(與肺癌),是第二種已知的人類致癌物。WHO1987年第三次病毒性肝炎技術的咨詢組會議指出,40%以上的持續感染者成年后,會因為HBV導致肝硬化或肝癌而死亡。
遺傳:肝癌高發區發現肝癌是有顯著的家族聚集性,尤其是有血緣關系的、近親的、共同生活的家族中肝癌發生率高。從染色體分析,細胞免疫水平,DNA修復的能力和遺傳標記等檢測中,均提示肝癌是具有遺傳的生物學基礎。目前認為肝癌的是具有主基因效應的多基因遺傳病。
黃曲霉毒素B1(AFB1):我國流行病學調查曾一再提示,肝癌高發區是糧食的易受AFB1污染的東南沿海的溫濕地帶,尤其是,食用霉菌毒素污染的玉米和花生油的產地區。1991年美國學者許(Hsu)在基因水平中發現,AFB1是人肝癌的致癌劑,引起人們高度關注。世界癌癥研究中心(IARC),在1979年發表的文集中,已評定黃曲霉毒素是具有足夠證據的人的致癌物。HBV的感染與黃曲霉毒素的攝入量對人肝癌的發生有明顯協同作用。
飲水污染:肝癌高發區調查表明,飲用污染嚴重的溝、塘水者肝癌的死亡率是高于飲用井水者的,飲用深井水者肝癌死亡率最低。最近由于水質分析技術進步,我國及臺灣地區均能發現水中微囊藻毒素有明顯促肝癌作用。
微量元素:目前在微量元素與肝癌關系的研究中發現,肝癌死亡率是與環境中硒含量呈負相關的,與居民血硒水平呈負相關,在動物試驗中表明硒能阻斷黃曲霉毒素誘發大鼠和鴨子發生肝癌。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患有乙肝小三陽應如何應對
2024-10-22大三陽孕婦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大三陽孕婦懷孕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小兒肝炎治療期間的注意要點有哪些
2024-10-22乙肝這種疾病是否可怕?
2024-10-22得了戊肝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否可以生育孩子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能否給小孩喂母乳?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