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群與肝硬化的秘密
《自然》雜志在線發表《肝硬化中腸道菌群的改變》的論文。研究團隊首次開展肝硬化腸道菌群微生物的關聯分析研究,從腸道菌群發生紊亂的角度揭示肝硬化發生發展的機制,從而確定了中國漢族人健康志愿者和肝硬化患者相關的腸道菌群的群落結構及功能成分特征,揭示了腸道菌與肝硬化之間的秘密。
據該論文介紹,中國有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酒精性、藥物性、免疫性肝病等患者逾1億人。部分患者會經歷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其中,肝硬化是由急慢性肝損傷所致的進行性肝病,包括酗酒、過度肥胖及肝炎病毒感染。此前的研究發現,腸道微生態失衡尤其是菌群移位及代謝產物通過腸黏膜屏障與肝硬化進展有關聯。然而,與肝硬化進展相關的腸道微生物系統發育及功能成分的變化還不清楚。盡管有些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的改變在終末期肝硬化并發癥中起重要作用,腸道菌群與人肝臟病理之間的明確關聯仍未知。
歷時3年,科研團隊,收集了181個來自中國人腸道菌群的樣本,其中包括98個中國肝硬化患者的糞便樣本及83個健康中國人志愿者的糞便樣本,開展了肝硬化腸道菌群的深度測序及關聯分析研究。
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首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肝硬化腸道菌群基因集,包含269萬個基因,其中36.1%即97萬為首次發現的基因。通過與歐洲人、美國人及中國糖尿病三個基因集的比較,發現肝病基因集中有79萬個獨特基因。
同時研究人員發現,肝硬化和健康人組中,同一種主導菌屬,肝硬化組比健康人組含量明顯減少,而有幾種菌屬在肝硬化組中含量增多。通過基因標記物的聚類分析,發現了28種細菌與肝硬化密切相關,其中多個細菌在肝硬化患者中首次發現,38種與健康人密切相關。在該研究構建的基因集中,有7.5萬多個基因在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志愿者中呈現顯著差異。
研究人員還首次發現肝硬化患者口腔菌侵入到腸道,而健康人中沒有此現象,可能對肝硬化發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此外,研究人員發現了15個高特異性和靈敏性的微生物基因,建立了預測疾病的模型,今后不僅有助于肝硬化診斷,還能用于肝硬化療效的評估,可對中國及全球的肝病衛生工作做出重要貢獻。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患有乙肝小三陽應如何應對
2024-10-22大三陽孕婦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大三陽孕婦懷孕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小兒肝炎治療期間的注意要點有哪些
2024-10-22乙肝這種疾病是否可怕?
2024-10-22得了戊肝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否可以生育孩子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能否給小孩喂母乳?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