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貯藥小常識:要三防四注意
很多家庭都或多或少的貯藏一些藥物,以便應急。但是,如果保管不當或貯存過久,藥物就可能失效。當我們使用這些藥物時,輕則療效下降或不起作用,重則影響健康或加重病情。因此,為了保證大家的健康,在藥物的貯存保管過程中,必須做到"三防"、"四注意":
“三防”
一防溫度過高。
溫度是引起藥物變質的重要因素。一般說來,溫度每升高10 C,化學反應的速度就增加2~4倍。較高的氣溫容易使藥物發生霉爛和蟲蛀而變質失效。如各種疫苗、生物制劑、酶制劑須在較低溫度下貯藏;含有揮發性成分的藥物,如酊劑和含揮發油的中藥(如薄荷、丁香、桂皮、細辛等)都要在低溫下保存;各種膠丸、糖衣片也要低溫保存,否則藥物容易發生變形或粘連。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藥物都適宜于低溫貯存,如鎂劑、魚肝油乳劑等在低溫下容易分層。
二防濕度太大。
許多藥物都要求在干燥、通風的條件下保存。因為,在潮濕的空氣中,藥物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從而導致藥物霉變和分解。例如阿司匹林,在干燥情況下比較穩定,當它接觸水分后就漸漸分解成醋酸和水楊酸,后者對胃有較大的刺激。吸潮后糖衣片的糖衣會變色;糖漿劑易發霉、生蟲;固體藥物常粘結成塊;濃厚的藥物可變稀。潮濕的空氣還能使維生素A、維生素D、腎上腺素、苯酚等許多藥物氧化變質,所以這些藥物均應根據規定條件進行密閉或嚴封。
三防光線照射。
有些藥物要在暗處貯存,這是因為光線特別是紫外線常常會使藥物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如維生素D2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產生有毒物質。還有許多藥物被光線照射后會產生顏色變化。凡是對光敏感的藥物,要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可用深色容器貯藏,或者在無色玻璃容器外包上不透明的黑、藍色紙。
“四注意”
一是注意品種必須精簡。
家庭藥箱內的藥物品種不能"多多益善",宜篩選那些安全、必備、便于保存、適于家庭使用的藥物,千萬別將藥箱變成"雜物桶"。一般說來,保存的品種應以片劑、丸劑、散劑和少數幾種外用劑型藥物為主。內服的液體制劑容易發霉變質,不應久貯;針劑大多數藥理作用迅速,除非有條件的家庭,通常不適合列入家庭常備藥;"身份不明"的藥品應及時處理掉。
二是注意標記必須醒目。
藥物貯放時應分門別類、整齊有序,不能混雜凌亂。原包裝完好的,可以原封不動;零散的就應分別裝入棕色玻璃瓶內,將蓋擰緊,并貼上醒目的瓶簽,寫清楚藥物名稱、規格、用量和用法。外用藥最好用紅色瓶簽或用紅筆書寫,做到內服、外用有別。至于消毒、滅蚊蠅、滅蟑螂、殺鼠藥決不可放在小藥箱內,以免誤服而鑄成大錯。
三是注意存放必須恰當。
除了注意選擇避光、干燥、密封、陰涼的地方貯藏藥物外,還應選擇兒童拿不到、成人使用又較方便的地方。最好放在小藥箱內加鎖保存,以免兒童、老人、不識字者及精神疾病患者誤服。
四是注意及時更新。
通常藥物包裝上或說明書上都標有有效期,應當在有效期內使用。沒有規定有效期的藥品并不等于永遠有效。不少藥物盡管按照規定的要求貯藏,但放置日久,在空氣中仍然會緩緩變質,有時療效下降,有時毒性增大。因此,當藥物存放得過久時應及時更新。藥品是否失效還可以從外觀上加以鑒別,如發現片劑疏松、變色或有色斑;糖衣變色、粘連或開裂;膠囊粘連、開裂、嚴重變形、藥物漏出;丸劑粘連、霉變、蟲蛀;散劑結塊、發霉;眼藥水變色、混濁或產生絮狀物、沉淀;酊劑揮發過多(藥物濃縮)、變色,產生大量沉淀;糖漿劑發霉、發酵、冒泡,有沉淀或懸浮物,這些都是藥品變質失效的表現。
(責任編輯:張曉萌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患有乙肝小三陽應如何應對
2024-10-22大三陽孕婦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大三陽孕婦懷孕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小兒肝炎治療期間的注意要點有哪些
2024-10-22乙肝這種疾病是否可怕?
2024-10-22得了戊肝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否可以生育孩子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能否給小孩喂母乳?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