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肝要三多三少
春季萬物復蘇、陽氣始發,人的肝氣亦變得旺盛。若肝氣不順,與春天的生化之氣不相合,就會導致肝氣升發太過,進而肝氣上逆、氣郁化火、肝陽偏亢、肝風內動,出現煩躁、易怒、眩暈、面赤,甚至中風昏厥等癥狀,這也是諸多肝臟疾病容易在春天加重和復發的原因;另一方面,利用春季人體機能的生發特性,正是保持肝氣升舉、調暢體內氣機的最佳時節,故春季最宜養肝。
那么,春季如何養肝?簡而言之,謹記“三少三多”。
少“壯火”,多“少火”。中醫的“火”是人體保持氣血平衡的一種狀態,如果“火候”掌握不 好,有所偏盛或虧虛,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黃帝內經》有“少火生氣,壯火食氣”的理論。通俗理解的話,“少火”就是人體的正常生理之火,是維持生命活動 的動力,供給人體所必需;而超過人體生理需求的火便為“壯火”,屬于病理之火,會消耗人體正氣,導致疾病發生。
肝為陰臟,其性質是喜潤喜柔,用陽喜溫升、喜條達。按照中醫“體陰而用陽”的道理,養肝一 方面要適量選用溫和補養之品,寓以“少火”之意,維護肝臟的正常生理功能;另一方面需注意少用助火之品,以免“壯火”食氣,形成陰虛陽亢。“壯火食氣”多 見于嗜美食厚味、醇酒辛辣之人,因此春季養肝提倡多食谷、菽、菜、果等素食,用口味清淡的天然食品養肝滋陰。
對于本身存在“壯火”情況的人,如有煩躁易怒、面紅目赤、頭昏腦漲等表現,可適當清火,但要避免使用大寒之品,不妨試試清肝飲(夏枯草 5克、薄荷 3克、白菊花 5克;100℃開水泡5分鐘),既可以清肝明目,又可以疏肝解郁,是普遍適宜的清肝降火茶飲方。
少酸增甘。藥王孫思邈《千金食治》記載:“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根據中醫 五行學說,肝與酸相應,脾與甘相應;肝氣過旺會制約脾的功能,出現頭暈、頭痛、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癥狀。因此,春季養肝應遵循“少酸增甘”的原則,可以抑制 肝氣過于亢盛,同時培補脾氣的虧虛。
“少酸增甘”不是單純地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甘甜味食物,這里所說的“酸”和“甘”是從中醫 五行角度出發,凡是屬收斂、固澀作用的食物皆歸為酸味,如石榴、覆盆子等;具備補益、健脾、和緩作用的食物歸為甘味,如山藥、扁豆、核桃、菜花、萵筍、黑 米、燕麥等五谷雜糧。春季飲食多以健脾益氣為主,可選用大棗、山藥、扁豆、瘦肉、魚類、蜂蜜、姜、大麥、小麥等具備補益和緩功效的食物,搭配新鮮蔬菜以疏 肝理氣。
少怒多動。在春季保持心情舒暢和較高的運動量,更有利于機體適應春季的升發之象。
情志狀態是肝疏泄功能正常與否的關鍵因素。中醫認為怒傷肝,發怒、生悶氣都易使肝氣郁結,導致氣郁化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肝火”,引發血壓升高、頭痛、頭暈、中風、神志不清等肝火上揚的癥狀。
運動是促進氣血調和、疏肝降火、氣機升降相得的好方法,大家一定要利用大好春光,多進行戶外活動。周末踏青、郊游,觀賞自然界的綠色植物,吐故納新,強身健體,又可以實現怡情養肝之目的。
另外,結合肝與春季的特性,晨起小負荷有氧運動約半小時,晚11時前入睡,也是利于保持良好情緒、頤養肝臟的好方法。
(責任編輯:歐家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患有乙肝小三陽應如何應對
2024-10-22大三陽孕婦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大三陽孕婦懷孕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小兒肝炎治療期間的注意要點有哪些
2024-10-22乙肝這種疾病是否可怕?
2024-10-22得了戊肝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否可以生育孩子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能否給小孩喂母乳?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