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怎么才算是治好了 病毒轉陰不是唯一標準
醫學上肝炎可分為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種類型,其中乙肝是流行最廣泛、危害最嚴重的一種傳染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 (簡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臟炎性損害,本病遍及全球,臨床表現為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厭油、腹瀉及腹脹,部分病例有發熱、黃疸,約有半數患者起病 隱匿,在檢查中發現。乙肝病毒感染人體后,廣泛存在于血液、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精液等處,主要通過血液、性接觸、密切接觸等傳播,所以乙肝發病具有 家族性。
許多患者認為只有“大小三陽全部轉陰”才是乙肝治療的唯一目的。其實,這種觀點是非常不正確的,也不符合目前乙肝治療的實際情況。比較客觀科學的療效判定標準可分為以下幾種:
(1) 臨床治愈血清學生化指標如轉氨酶、膽紅素等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或消失,不論其病毒學標志如何,均可視為臨床治愈。
(2) 降低傳染性在臨床治愈的基礎上,經治療e抗原和血清HBV DNA (乙肝病毒基因)陰轉或病毒復制呈明顯下降,此類患者血中無完整的病毒顆粒,故傳染性極低。肝臟損傷相對較輕,對于招工、升學及妊娠應無明顯影響,可進行 正常的社會活動,但應堅持復查,觀察病情變化。如出現下述情況之二,則應積極治療:血清HBV DNA轉為陽性;肝功能異常,有明顯臨床癥狀;e抗原陽轉有明顯肝臟纖維化傾向或早期肝硬化跡象。
(3)病毒清除表現為血清中表面抗原陰轉,血中及肝臟組織的HBVDNA檢查均為陰性。且追蹤觀察一年以上無復發;但乙肝病毒的徹底清除仍是尚待解決的問題,國前尚不能以此作為乙肝治愈的唯一標準。
(4) 抗體的轉陰。抗體的出現反映機體對病毒的反應性,一般而言,抗體的產生與治療有關,而抗體的消失與治療無關,隨著抗原的消失,其相關的抗體會自然陰轉。抗 體陰轉的速度因人而異,也與抗體種類有關。如e抗體自然陰轉時間較短,而核心抗體在體內維持時間可長達十數年。因此,只要血清學檢測表面抗原、e抗原為陰 性,血清HBV DNA陰性,不論其一種抗體或幾種抗體陽性,一般無治療指征,可定期觀察。當然,若表面抗體陰性,可接種乙肝疫苗,但接種劑量及程序與正常人有別,最好同 時使用佐劑。
(責任編輯:歐家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患有乙肝小三陽應如何應對
2024-10-22大三陽孕婦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大三陽孕婦懷孕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小兒肝炎治療期間的注意要點有哪些
2024-10-22乙肝這種疾病是否可怕?
2024-10-22得了戊肝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否可以生育孩子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能否給小孩喂母乳?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