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為什么會出現疼痛癥狀?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種世界性傳染性疾病,臨床表現差別很大,主要表現為黃疸、腹水、肝脾腫大等,除此之外還包括其他的很多的癥狀,如肝區疼痛、腹脹、發熱、疲勞乏力等具體如下。
1、乙肝發熱癥狀
急性肝炎患者在發病過程中常有發熱,如急性黃疸型肝炎病人發病的初期體溫多在38℃左右,呈弛張型,無寒戰,3-5天后發熱可自行消退;有的患者出現高熱,并伴有畏寒。急性無黃疸型肝炎患者多表現為低熱;慢性肝炎也常出現低熱,體溫多在37.5-38℃左右,以午后或夜間發熱較明顯,可反復出現,或遷延日久。其原因是由于肝炎引起的肝細胞壞死,肝功能受到損害,肝臟解毒功能降低,促使人體新陳代謝發生改變,且代謝物不能及時被清除,刺激體溫調節中樞而引起的。此外,病人應用抗病毒藥物,如干擾素、阿糖腺苷、白細胞介素-2等,也可引起發熱。
2、乙肝腹脹癥狀
多表現為上腹脹,少數病人為全腹脹,尤其是飯生或久坐后更為明顯,并伴有食欲減退等癥狀。腹脹的原因和肝炎的病毒血癥有關。肝炎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損害,肝臟的解毒功能降低,膽汁和胰液分泌失常,消化功能減退,兼之胃和十二脂腸發生炎性病變,造成食物不易消化,停蓄在胃腸里發酵、產氣、導致腹脹,重癥肝炎患者因為有中毒性鼓腸和腹水,故腹脹尤其明顯而且持久。腹脹也是肝炎病人常見癥狀之一。
3、乙肝的肝區疼痛癥狀
該疼痛多呈持續性脹痛或隱痛,活動時痛增,行走、咳嗽、談笑時會有牽引痛。清晨較輕,午后及夜間較重,臥床休息疼痛減輕,但右側臥時則加重。疼痛與飲食、排便無關。 究其原因,因為肝臟表面的那層肝包膜既富彈性,又分布有感受神經。肝臟發炎引起的肝臟腫大使肝包膜處于緊張狀態,撐緊的肝包膜刺激感覺神經后引起脹痛、鈍痛、重壓感或針刺樣疼痛,有時甚至會向肩部放散而引起右肩背疼痛。少數患者尚出現刀割樣劇痛。
4、疲勞乏力癥狀
大多數肝炎患者發病后常感疲乏無力。當然程度有輕重之不同,輕者懶言少動,重者全身乏力。主要原因除了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血癥之外,還有就是因為患者食欲不振,厭油膩、惡心、嘔吐等,導致攝入減少,加上肝炎消耗增多,合成減少,使體內某些營養素缺乏,尤其是維生素B族及E等的缺乏,以致疲乏無力。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患有乙肝小三陽應如何應對
2024-10-22大三陽孕婦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大三陽孕婦懷孕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小兒肝炎治療期間的注意要點有哪些
2024-10-22乙肝這種疾病是否可怕?
2024-10-22得了戊肝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否可以生育孩子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能否給小孩喂母乳?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