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治療肝腹水
肝腹水是慢性肝病最常見的并發癥,多見于肝硬化和肝癌及重型肝炎患者,一旦出現腹水即意味著肝功能失代償,也就是肝功能衰竭的表現,因此不能輕視,應及早采取正確方法治療。
1。利尿:利尿劑是治療肝腹水的重要手段,常用藥物有螺內酯及呋塞米,輕度腹水者可單獨用藥,腹水較重者可選擇聯合用藥,利尿法屬于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2。補充白蛋白:肝腹水嚴重的患者體內白蛋白流失較快,對血漿過低的患者應適當補充白蛋白及新鮮血漿,白蛋白補充量建議隔日10~20g,可間斷補充血漿,以補充各種凝血因子。但如果肝臟自身合成白蛋白的機能沒有恢復,單純補充白蛋白雖然有效,但停藥后容易復發。
3。抗感染:對于控制腹腔的感染有效,但不能完全解決腹水的形成原因,因為腹腔感染本來就是出現腹水以后繼發的。
4。抗病毒治療:要從根本上控制腹水,必須加強抗病毒治療,充分改善肝功能,臨床上部分患者抗病毒治療后可逆轉肝病的嚴重程度,促進肝組織的修復。
5。肝移植治療:肝移植是肝腹水的根本性治療方法,但費用高,風險大。
肝腹水是肝硬化腹水的俗稱,是肝硬化的突出表現之一。肝腹水在中醫上學屬于積聚、黃疸等范疇,腹大脹滿,繃急如鼓,皮色蒼黃,腹壁青筋顯露,臍孔突起為肝腹水的主要臨床特征,中醫通過辨證論治,認為肝、脾、腎功能失調為是肝腹水的主要病機,應采用具有疏肝、理脾、補腎、行氣等功效的藥物來進行治療。
調肝常用柴胡、香附、郁金、青皮等,以疏肝理氣,條達氣機;理脾常用白術、蒼術、附子、干姜、黃芪、山藥、薏苡仁等,以振奮脾陽,溫化水濕,益氣健脾;補腎常用附子、干姜、肉桂、茯苓、澤瀉、丹皮、熟地、沙參、麥冬、生地、山茱萸等,以溫補脾腎,利水消腫,滋養肝腎之陰;行氣常用枳殼、大腹皮等,以行氣消脹除滿;和血常用仙鶴草、三七、茜草、側柏葉、桃仁、莪術等,以化瘀散結止血;利水常用豬苓、茯苓、澤瀉、玉米須等,以淡滲利濕,化氣行水。
全方具有氣、活血、祛濕利水法,同時兼以疏肝健脾;本虛為主者,應分別采取溫補脾腎或滋養肝腎,同時配以行氣活血利水。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三陽”攜帶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024-10-21黃疸時能否打乙肝疫苗
2024-10-21便宜的藥對乙肝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1干擾素對 CMV 肝炎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1黃疸性肝炎的有效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21干擾素α治療慢性乙肝效果不佳應如何處
2024-10-21復方木雞顆粒能夠用于哪些病癥的治療?
2024-10-21乙肝小三陽的相關知識及應對措施
2024-10-21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