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患者怎么避免癌變 平時要定期做B超檢查
我國作為肝癌的第一重災區,發病人數占全球的55%,死亡人數占全球的45%。肝癌已超過胃癌位居我國消化道惡性腫瘤死亡率之首,因為肝癌的惡性程度高、病程進展迅速、復發和轉移的可能性大,肝癌的治療對于醫生而言,是相當難啃的硬骨頭,因此肝癌素來被稱為癌中之王。目前,大多數肝癌患者確診后生存期不超過半年。
雖然肝癌的治療涉及內科、外科、介入、放療、中醫科和醫學影像科等諸多學科,但手術切除依舊是目前肝癌治療的首選方法,然而術后高達70%的5年內復發率嚴重制約著手術的療效。另一方面,肝癌早期癥狀不明顯,導致大多數患者確診時已處于癌癥晚期,錯過了手術治療的理想階段。
高危人群定期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肝癌
近年來,我國肝癌患者年齡不斷前移,高發年齡段從45~55歲提前到35~55歲,究其原因肝炎病毒感染持續高發是損害肝臟的第一殺手,其次,現代社會工作緊張、精神壓力大、長期過量飲酒、生活不規律等也是導致肝臟負擔加重,繼而誘發肝癌的重要因素。肝臟是人體最敏感和脆弱的器官,需要好好養護才能健康運作。因此,提高公眾對肝癌的規范認知、推廣規范生活理念對改變我國肝癌現狀至關重要。
專家呼吁:"但凡40歲以上,有肝癌家族病史者、5年以上肝炎病史或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5~8年以上酗酒史以及確診肝硬化患者,應當每半年進行一次肝臟檢測,以便及早發現疾病。"目前,B超檢查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測都可以有效排查早期肝癌,且兩者都已納入醫保。
如果注意以下4項誘發因素,也許就能夠遠離肝癌。
打疫苗。疫苗接種是最實際和有效的方法,主要是乙肝疫苗接種。有研究顯示,全民性乙型肝炎疫苗接種,可在10年后有效地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由10%降低至1.3%。并在16年后使肝癌發病率明顯降低。
不吃發霉食物。產生黃曲霉素的真菌主要生長在潮濕的熱帶和亞熱帶,能使玉米、花生和其他糧食霉變,因此要避免食用這些發霉的食物。
控制情緒。情緒、工作壓力,尤其是不良心態對免疫系統有較大的打擊,火上澆油。不少人在得知自己感染了乙肝病毒后,恐懼、抑郁,整天不思茶飯,用手撫摸肝部,有時一摸就摸上兩三個小時,擔心肝炎會癌變。假如這種情緒長期持續,就會導致一系列神經、內分泌和免疫功能的變化,使血液中的抗癌細胞明顯減少,癌變就會真的發生。
做B超。肝臟B超是早期發現肝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攜帶者在病情穩定時應每半年做1次肝臟B超檢查,此外處于疲勞和壓力下的中青年人在健康體檢時最好也加上一項肝臟B超檢查。
(責任編輯:歐家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患上脂肪肝應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2024-10-21廣州哪家醫院治療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較好
2024-10-21復方木雞顆粒的作用有哪些?
2024-10-21乙肝大三陽治療期間如何預防耐藥?
2024-10-21肝外傷是怎樣形成的以及如何應對
2024-10-21哪里治療肝硬化比較好?
2024-10-21如何判斷是否需要打肝炎預防疫苗
2024-10-21治療肝硬化選哪家醫院比較好?
2024-10-21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