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免疫療法具體說明
肝癌免疫治療的目的在于調動機體內在免疫能力以控制腫瘤,所以免疫療法目前已成為肝癌綜合治療不可缺少的部分,對手術、放療、化療起輔助治療作用。較早采用的有卡介苗、短小棒狀桿菌。近年則多用鏈球菌制劑、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等。具體說明如下:
(1)卡介苗:實驗證明卡介苗與腫瘤細胞存在著共同的抗原,提示微生物制劑除能增加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外,還有特異性抗腫瘤作用。一般用中藥或(和)化療合并卡介苗治療肝癌可能延長生存期。
(2)短小棒狀桿菌:實驗證明短小棒狀桿菌能抑制10余種動物腫瘤的生長。一組晚期已有轉移的141例腫瘤患者,半數單用化療,另半數合并短小棒狀桿菌,結果后組平均生存期二倍于單用化療組。但對肝癌的療效尚不肯定
(3)鏈球菌制劑:早在60年代,有人注意到癌癥患者在甲族鏈球菌感染后會自動消退,因此,已從鏈球菌制備,治療腫瘤。日本于1983年開始市售,對多種腫瘤均有一定的療效。臨床應用于不能切除的肝癌,能提高生存率。倘配合介入治療,療效較佳。實驗研究證明:免疫治療能激活機體的免疫功能,顯示能誘導更多的腫瘤壞死因子,從而抑制肝癌細胞的增殖。
(4)干擾素:干擾素是人體細胞接觸病毒后產生能干擾病毒生長和增殖的蛋白質。70年代以來發現干擾素有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作用。干擾素家族中,y干擾素活性強度比α、0高10~100倍。干擾素的抗癌機理有:①抑制腫瘤病毒的繁殖:②抑制腫瘤細胞的分裂;③調動機體免疫功能殺傷腫瘤細胞;④改變腫瘤細胞膜特性,增加組織相容性抗原的表達。目前干擾素治療肝癌未見顯效的報告。
(5)腫瘤壞死因子(TNF)TNF的抗癌機理為:①對腫瘤細胞有高度特異性,能選擇性地抑制其DNA的合成。②通過受體介導性細胞內吞作用進入細胞,然后進入溶酶體,引起系列生化反應,發揮直接細胞毒效應。②損傷或阻塞腫瘤血管,引起出血性或缺血性壞死。④增強免疫功能,使輔助T細胞活化和B細胞分化,并激活NK細胞。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患上脂肪肝應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2024-10-21廣州哪家醫院治療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較好
2024-10-21復方木雞顆粒的作用有哪些?
2024-10-21乙肝大三陽治療期間如何預防耐藥?
2024-10-21肝外傷是怎樣形成的以及如何應對
2024-10-21哪里治療肝硬化比較好?
2024-10-21如何判斷是否需要打肝炎預防疫苗
2024-10-21治療肝硬化選哪家醫院比較好?
2024-10-21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