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的檢查化驗
肝血管瘤由于病灶位置隱匿,早期不易被發現,當患者出現不適癥狀時應及時就診檢查。目前臨床上的檢查方法有很多,各自都有自身的優勢和特點,應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用。
肝血管瘤是肝臟的良性腫瘤。以肝海綿狀血管瘤最常見。肝血管瘤表現為暗紅,藍紫色囊樣隆起。分葉或結節狀,柔軟,可壓縮,多數與鄰近組織分界清楚。病人一般無自覺癥狀。
目前診斷肝血管瘤的檢查方法:
由于臨床上大多肝血管瘤患者瘤體較小,且多無癥狀,所以診斷并非容易,往往要結合一些有關檢查方能確診。目前臨床上常采用的檢查方法有:超聲波檢查、(包括 A 型超聲和 B 型超聲檢查),放射性核素血池掃描、肝動脈造影、動態 CT 、核磁共振( MRI )。
1、B超
常作為首選的檢查方法,表現為邊界清楚的均勻高回聲的腫塊。大血管瘤可見網狀回聲不均,有時可見鈣化。
2、CT
典型的血管瘤的CT表現平掃為密度均一邊界清楚的低密度腫塊;靜脈造影動態CT掃描顯示為由周邊開始的密度增強,此后逐步向中心充盈,并且與周圍肝組織呈等密度。
3、MRI
檢測血管瘤的特異性可達92%~100%,血管瘤具有很高的T2信號,而T1強度則與周圍相等。
4、X線診斷
巨大血管瘤引起肝臟明顯增大時,單片可以顯示肝臟增大。胃腸鋇劑造影,也可顯示胃腸道受推壓的表現。有時血管瘤鈣化,表現為條索狀致密影,有呈放射狀排列的傾向,偶爾可見靜脈石,多數肝臟血管瘤較小,也不鈣化,所以單片和胃腸鋇劑造影往往不能顯示,只有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才能發現。由于其特異性不高,故臨床上應用較少。
5、放射性核素血池掃描診斷
一般認為血池掃描的特異性高,陽性提示診斷價值幾乎達100%。但其敏感性較低,小于3cm的病灶不易檢出,而3cm以上的血管瘤CT表現常較典型。
6、肝動脈造影
對診斷本病準確率高,能顯示1~2cm大小的血管瘤。表現為早期造影劑充盈且持續染色,可有特征性的“棉絮團”或“雪樹狀”樣表現。此方法為創傷性檢查,臨床不作為首選。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患上脂肪肝應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2024-10-21廣州哪家醫院治療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較好
2024-10-21復方木雞顆粒的作用有哪些?
2024-10-21乙肝大三陽治療期間如何預防耐藥?
2024-10-21肝外傷是怎樣形成的以及如何應對
2024-10-21哪里治療肝硬化比較好?
2024-10-21如何判斷是否需要打肝炎預防疫苗
2024-10-21治療肝硬化選哪家醫院比較好?
2024-10-21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