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半的肝癌患者都在中國 肝癌防治應如何做?
近年來,人們時不時聽到關于名人因肝癌逝世的消息,比如吳孟達、趙英俊……關于肝癌患者的一些報道中,很多都提到從發現病情到離世,也就僅僅幾個月時間。這使得人們對于肝癌的印象都跟“晚期”、“治不好了”連在一起。
我國肝癌的發病情況,被認為是極具“中國特色”的。西方國家大多數的肝癌發生,都與酒精肝、丙肝緊密相關。但我國肝癌發病的主要病因,確實以乙肝為主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肝膽外科劉一凡醫生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采訪時談到,實際上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國家開始普及全民乙肝疫苗的注射,再加上肝癌防治項目的推廣,到如今肝癌的發病率已經從當時的0.024%,下降到如今的0.01%。但是,目前全球每年新增肝癌患者約90萬人,有一半仍來自于中國,而且5年生存率僅在50%左右,這說明我國的肝癌防治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
沉默的肝癌:悄悄長大,然后折磨人
我國90%以上肝癌患者合并乙肝。乙肝、肝硬化、肝癌被稱為“乙肝三部曲”,慢性肝炎長久導致肝細胞的損害,有可能會向肝硬化、肝癌進展。除此之外,丙肝等病毒性肝炎、長期酗酒導致的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也是常見肝癌的病因,長期攝入含有黃曲霉毒素的食物,也會導致肝癌的發生。
劉一凡醫生表示,通常來說,從肝炎進展肝硬化、肝癌的發展需要經歷10-20年不等的漫長過程。但是肝癌屬于沉默型癌種,隱匿性較強。因為肝臟內部沒有神經分布,在肝癌比較小的情況下,患者沒有任何不適的表現。當腫瘤長大累及肝臟表面包膜,導致肝包膜神經牽拉,患者可能會因為右上腹疼痛等癥狀到醫院就診,這也就使得大多數人通過癥狀來就醫的時候,癌癥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的狀態。
肝癌的篩查手段:比起肝功能,影像學檢查和腫瘤標記物更靠譜!
既然單純靠癥狀發現肝癌都有點為時已晚,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夠幫助我們更早一點發現肝癌呢?提到肝臟方面的檢查,許多人一想到的可能便是肝功能。但其實,這項檢查并不能作為肝癌的篩查手段。劉一凡醫生表示,肝臟擁有強大的再生功能,正常的個體僅需要1/3或1/4的肝臟即可維持正常機體的代謝;這也就使得即便肝臟長了腫瘤,也不會影響肝功能,所以肝癌患者做體檢查肝功能的時候,也未必會有肝功能指標異常的情況出現。
劉一凡醫生建議,普通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肝膽胰脾彩超以及甲胎蛋白檢查作為肝癌的篩查。而對于肝癌的高危人群,包括具有乙肝病史、有長期酗酒史、有肝癌家族史等等情況,則建議半年一測;另在有條件情況下盡量每年做一次上腹部增強CT檢查;同時,對于乙肝患者,還需要定期檢測乙肝病毒載量和肝功能,方便醫生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
肝癌的治療:結合患者癌癥分期和其他指標,多手段綜合治療
劉一凡醫生表示,肝癌是進展相對來說比較快的腫瘤。如果早期肝癌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可能1~2年就可以進展為中晚期的肝癌的狀態。而肝癌的治療手段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從原來的以手術為主的治療,發展為如今多種手段綜合治療的情況。
早期治療:
1、手術:手術切除、肝移植等,手術切除的方法除了傳統開腹手術,還可在腹腔鏡下進行切除手術或在機器人輔助下的手術;
2、微創治療:射頻消融技術、氬氦刀、海扶刀等,對于小于三公分的腫瘤,使用消融治療一樣能達到腫瘤根治的效果。
中期治療,主要是介入治療,分以下兩類:
1、腫瘤的栓塞治療,控制腫瘤生長;
2、肝動脈灌注化療,通過局部的灌注化療藥物來達到減瘤的作用。
除了介入治療之外,中期肝癌的患者還可以通過手術治療以及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達到治療的手段。
晚期治療:以系統治療為主,介入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及中醫治療等幾個方面。
劉一凡醫生介紹,在治療手段的選擇上,需要個體化。除了看分期,還需要了解患者其他的身體條件,比如肝功能情況,這些都是需要綜合考量指標。
(責任編輯:張穎琳 通訊員:何旭鵬,鄭亦楠)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靈山縣治療乙肝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0永清縣治療肝病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0哪里治療肝硬化效果較好?
2024-10-20新津縣哪家醫院治療肝病效果佳?
2024-10-20蒲江縣哪家醫院治療肝病效果佳?
2024-10-20印臺區哪家醫院治療肝硬化效果佳?
2024-10-20溪湖區治療脂肪肝哪家醫院比較好
2024-10-20金門縣治療肝硬化應如何選擇醫院
2024-10-20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