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的臨床診斷有哪幾個方面?
診斷丙型肝炎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丙型肝炎病毒的標志物是否為陽性,二是有無肝臟損害及損害的嚴重程度。正確診斷丙型肝炎,全面掌握病情是了解丙型肝炎的病情轉歸與預后、合理制訂治療方案和防止治療無效或復發的重要前提。
急性丙型肝炎的診斷
1、流行病學史:有輸血史、應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確的HCV暴露史。輸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潛伏期為2~16周(平均7周),散發性急性丙型肝炎的潛伏期尚待研究。
2、臨床表現:全身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數伴低熱,輕度肝腫大,部分患者可出現脾腫大,少數患者可出現黃疽。部分患者無明顯癥狀,表現為隱匿性感染。
3、實驗室檢查:ALT多呈輕度和中度升高,抗-HCV的HCV RNA陽性。HCV RNA常在ALT恢復正常前轉陰,但也有ALT恢復正常而HCV RNA持續陽性者。 有上述1+2+3或2+3者可診斷。
慢性丙型肝炎的診斷
1、診斷依據:HCV感染超過6個月,或發病日期不明、無肝炎史,但肝臟組織病理學檢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據癥狀、體征、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結果綜合分析,亦可診斷。
2、病變程度判定:病變程度判斷可參考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聯合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西安)中關于肝臟炎癥和纖維化分級、分期的診斷標準。HCV單獨感染極少引起重型肝炎,HCV重疊HIV、HBV等病毒感染、過量飲酒或應用肝毒性藥物時,可發展為重型肝炎。HCV感染所致重型肝炎的臨床表現與其他嗜肝病毒所致重型肝炎基本相同,可表現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經過。
3、慢性丙型肝炎肝外表現:肝外臨床表現或綜合征可能是機體異常免疫反應所致,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干燥性結膜角膜炎、扁平苔蘚、腎小球腎炎、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癥、B細胞淋巴瘤和遲發性皮膚卟啉癥等。
4、肝硬化與HCC:慢性HCV感染的最嚴重結果是進行性肝纖維化所致的肝硬化和HCC。
5、混合感染:HCV與其他病毒的重疊、合并感染統稱為混合感染。我國HCV與HBV或HIV混合感染較為多見。
6、肝臟移植后HCV感染的復發:丙型肝炎常在肝移植后復發,且其病程的進展速度明顯快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丙型肝炎患者。一旦移植的肝臟發生肝硬化,出現并發癥的危險性將高于免疫功能正常的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后丙型肝炎復發與移植時HCV RNA水平及移植后免疫抑制程度有關。
${FDPageBreak}
血清生化學檢測
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水平變化可反映肝細胞損害程度,但ALT、AST水平與HCV感染引起的肝組織炎癥分度和病情的嚴重程度不一定平行;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的ALT和AST水平一般較低,但也有較高者。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動度和膽堿酯酶活性降低較少,但在病程較長的慢性肝炎、肝硬化或重型肝炎時可明顯降低,其降低程度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成正比。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約30%ALT水平正常,約40%ALT水平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雖然大多數此類患者只有輕度肝損傷,但有部分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ALT水平下降是抗病毒治療中出現應答的重要指標之一。凝血酶原時間可作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情進展的監測指標,但迄今尚無一個或一組血清學標志可對肝纖維化進行準確分期。
抗-HCV檢測
抗-HCV酶免疫法(EIA)適用于高危人群篩查,也可用于HCV感染者的初篩。但抗-HCV陰轉與否不能作為抗病毒療效的指標。用第三代EIA法檢測丙型肝炎患者,其敏感度和特異度可達99%,因此,不需要用重組免疫印跡法(RIBA)驗證。但一些透析、免疫功能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出現抗-HCV假陽性,因此,HCV RNA檢測有助于確診這些患者是否合并感染HCV。
HCV RNA檢測
在HCV急性感染期,在血漿或血清中的病毒基因組水平可達到105~107拷貝/ml。在HCV慢性感染者中,HCV RNA水平在不同個體之間存在很大差異,變化范圍在5×104~5×106拷貝/ml之間,但同一名患者的血液中HCVRNA水平相對穩定。
1、HCV RNA定性檢測:對抗-HCV陽性的HCV持續感染者,需要通過HCV RNA定性試驗確證。HCV RNA定性檢測的特異度在98%以上,只要一次病毒定性檢測為陽性,即可確證HCV感染,但一次檢測陰性并不能完全排除HCV感染,應重復檢查。
2、HCV RNA定量檢測:定量聚合酶鏈反應(qPCR)、分枝DNA(bDNA)、實時熒光定量PCR法均可檢測HCV RNA病毒載量。國外HCV RNA定量檢測試劑盒有PCR擴增的Cobas V2.0、SuperQuant、LCx HCV RNA定量分析法等,但bDNA的Versant HCVRNA 2.0和3.0定量分析法應用較為廣泛。國內的實時熒光定量PCR法已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的正式批準。不同HCV RNA定量檢測法可用拷貝/ml和IU/ml兩種表示方法,兩者之間進行換算時,應采用不同檢測方法的換算公式,如羅氏公司Cobas V2.0的IU/ml與美國國立遺傳學研究所的SuperQuant的拷貝數/ml換算公式是:IU/ml=0.854×拷貝數/ml+0.538。
HCV病毒載量的高低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和疾病的進展并無絕對相關性,但可作為抗病毒療效評估的觀察指標。在HCV RNA檢測中,應注意可能存在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
(責任編輯:劉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三陽且轉氨酶高,吃什么藥?肝必復軟
2024-10-27乙肝患者服用十味溪黃草顆粒療效如何?
2024-10-27肝硬化伴肝腹水患者能否食用阿膠?
2024-10-27小時候小三陽吃中藥治愈后又出現,嚴重
2024-10-27懷孕 6 個月乙肝攜帶且肝功異常能服
2024-10-27孕婦能否吃雞骨草肝炎顆粒?服用注意啥
2024-10-27醫生將恩替卡韋從“雷易得”換成“維力
2024-10-27服用拉米夫定治療肝炎需注意什么?
2024-10-27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