聳聳肩甩甩手改善肩周炎 十個動作緩解肩周炎
肩周炎是眾多白領久坐一族的頑疾,那患上肩周炎的患者除了積極配合醫生接受治療之外,還可以通過那些運動改善肩周炎的癥狀呢?對此,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簡單的小運動,希望它們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小運動治療肩周炎有大療效
一、聳肩坐位或立位均可,肘關節屈曲成90度,兩肩聳動,由弱到強,每天兩次,每次50~100下。
二、甩手站立,兩腳同肩寬,兩臂輕輕前后擺,并逐漸增大擺動幅度,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50~100下。
三、撈物站立,兩腳同肩寬,上身向前彎,患側前臂向下做撈物動作,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0~50下。
四、展翅站立,兩腳同肩寬,兩臂伸向兩側抬起(外展)與身體成90度,兩臂展開后停5~10秒鐘再放下,每天做30~50次。
五、劃圓圈站立,兩腳同肩寬,身體不動,兩臂分別由前向后劃圓圈,劃圓范圍由小到大,每天兩次,每次50~100下。
六、摸墻站在墻根,患側手扶住墻壁,由低向高摸,直摸到最高點不能再向上摸為止,然后把手放下,反復練習,每次20~30下。
七、沖天炮立位或坐位均可,兩手互握拳先放在頭頂上方,然后逐漸伸直兩臂,使兩手向頭頂上方伸展,直到最大限度,每次30~50下。
十個簡單動作 緩解肩周炎
肩周炎是發生于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退行性病變和慢性無菌性炎癥。俗稱凍結肩、五十肩,是常見和多發疾病。
體育療法,教你十個動作輕松治好肩周炎:
1、甩臂。兩臂高舉過頭頂,手心向外,自然向上甩,帶動腰部顫動共做36次。最后做左右上下甩臂動作,各做18次。
2、拍打肩膀。先用右手掌以中速稍用力拍打左肩,左手拍打后背,接著用左手以同法拍打右肩,右手拍打后背,共拍打50次。
3、抻拉肩部。先用左手以中等速度稍用力向左抻拉肩膀,然后右手以同法向右側抻拉肩膀,左右交替進行,共抻拉36次。
4、懸垂鍛煉。利用單杠或樹干等物做懸垂動作。開始時少做,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5、旋轉肩膀。先以中等速度稍用力前后分別旋轉18次,左右肩交替,各做18次。
6、聳肩。先以中等速度稍用力做聳肩動作,左右交替進行,共做100次。聳肩鍛煉是治療肩周炎的重點療法,能收到緩解肩痛的良效。
7、壓手每晚睡覺前、早上起床前做,一般堅持一個月左右,肩痛消失,活動自如。
8、單臂或雙臂搖動。先做單搖臂,右手叉腰,左臂向前向后分別各搖18次,接著換右臂前后分別各搖18次。最后做雙搖臂動作,雙手合在一起雙臂置于胸前,左右分開伸直,向前向后各搖18次。
9、摸墻。站在墻根,患側手扶墻,由低向高摸,直摸到最高點不能再向上為止。然后,把手放下,反復練習,摸36次。
10、搖球。上搖球:雙手如抱球狀,舉在頭頂,略抬頭,由上左下右搖18圈,眼跟著手轉,然后用同法,方向相反再搖18圈。中搖球:雙手如抱球狀,放在胸前,從右向左搖18圈,眼平視前方,然后用同法,方向相反搖18圈。下搖球:雙手如抱球狀,彎腰50度,雙手從頭頂從上左下右搖18圈,再用同法,方向相反搖18圈。此法是活動肩、肘并疏通其經絡,活運氣血的有效療法。
保健操助肩周炎患者舒適過冬
冬季天氣轉涼,可時不時又回暖,夜里睡覺一不小心蓋多受熱,蓋少又著涼了,最愛苦的是肩部,寒冷濕氣侵襲肌體,受肌肉受刺激痙攣,還可能引發其它病癥困擾。小編特搜集整理了關于肩周炎發發病原因,積極預防策略和簡單又實用的放松調整保健操,希望引起大家警惕,也不妨借鑒,人人練就一副鍛造健康結實又有力的“膀子”。
肩周炎發病原因
(1)肩部原因
①本病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中老年人,軟組織退行病變,對各種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是基本因素;
②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等所產生的慢性致傷力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③上肢外傷后肩部固定過久,肩周組織繼發萎縮、粘連;
④肩部急性挫傷、牽拉傷后因治療不當等。
(2)肩外因素
頸椎病,心、肺、膽道疾病發生的肩部牽涉痛,因原發病長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續性痙攣、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轉變為真正的肩周炎。
肩關節是人體全身各關節中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其關節囊較松馳,關節的穩定性大部分靠關節周圍的肌肉、肌健和韌帶的力量來維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應較差,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退行性改變,加之肩關節在生活中活動比較頻繁,故而肩周軟組織易發生炎性滲出,進而出現粘連形成肩周炎。
肩周炎的預防
(1)注意防寒保暖:
寒冷濕氣不斷侵襲機體,可使肌肉組織和小血管收縮,肌肉較長時間的收縮,可產生較多的代謝產物,如乳酸及致痛物質聚集,使肌肉組織受刺激而發生痙攣,久則引起肌細胞的纖維樣變性、肌肉收縮功能障礙而引發各種癥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避免肩部受涼。
(2)加強功能鍛煉:
如爬墻鍛煉、體后拉手鍛煉、外旋鍛煉、搖膀子鍛煉等。特別要注重關節的運動,可經常打太極拳、太極劍、門球,或在家里進行雙臂懸吊,使用拉力器、啞鈴以及雙手擺動等運動,但要注意運動量,以免造成肩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
(3)糾正不良姿勢:
對于經常伏案、雙肩經常處于外展工作的人,應注意調整姿勢,避免長期的不良姿勢造成慢性勞損和積累性損傷。
(4)注意容易引起繼發性肩周炎的相關疾病:
如糖尿病、頸椎病、肩部和上肢損傷、胸部外科手術以及神經系統疾病,患有上述疾病的人要密切觀察是否產生肩部疼痛癥狀,肩關節活動范圍是否減小,并應開展肩關節的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以保持肩關節的活動度。
(5)對已發生肩周炎的患者,除積極治療患側外,還應對健側進行預防。
有研究表明,有40%的肩周炎患者患病5~7年后,對側也會發生肩周炎;約12%的患者,會發生雙側肩周炎。所以,對健側也應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為緩解肩部壓力,放松肩部肌肉,還可以推薦給網友這些簡單實用的保健操。
(1)兩手抱頭法:
兩足站立與肩同寬, 兩手緊抱繞后腦;兩肘拉開,與身體平行;兩肘收攏,似挾頭部,周而復始。
(2)單手壓肩法:
以右肩為例。兩足似弓步,右腳在前,離桌尺余;左腳在后伸直。右手收于桌上,左手掌按右肩,利用身體向下向后擺動。
(3)擴胸分肩法:
兩足站立,與肩同寬,兩手放于胸前,兩肘與肩平直,手背在上,掌心朝下。擴開胸懷,分開雙肩、吸氣;回復時呼氣。
(4)頭壓手掌法:
晚上睡前和早上起床前,仰睡在床,伸直雙腿,手掌放在頭下面,掌心向上,手背朝下,用頭緊緊壓住手掌中心(哪邊痛就壓哪邊的手掌),每次20分鐘。開始幾天,手臂不能彎度過大,手掌也很難伸到位,可先采用側睡頭壓手掌的辦法。
(5)捏拿手臂法:
取坐位,以左手捏拿右手手臂,從肩到手腕,再由手腕到肩,反復捏拿5一10遍,換手。
(6)旋摩肩周法:
取坐位,以左手手掌貼于右肩,旋摩肩周50~100次,使之產生溫熱感,換手。
(7)按揉穴位法:
按揉肩井,取坐位,以左手中指按揉右肩肩井穴1一2分鐘,換手。按揉曲池,取坐位,以左手拇指指尖按揉右臂上的曲池穴1-2分鐘,換手。按揉合谷,取坐位,以左手母指指尖按揉右手合谷穴1-2分鐘再換手。
(責任編輯:尹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治療慢性腰背痛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4患有關節炎的孕婦能否服用草烏甲素膠丸
2024-10-24雙腿關節腫酸且不靈活,頸椎卻有增生,
2024-10-24腰痛寧膠囊的治療作用是什么?
2024-10-24頸椎病患者用骨筋丸膠囊和魏氏磁療骨痛
2024-10-24珍牡腎骨膠囊是中成藥嗎?關節疼痛能服
2024-10-2412 歲以下兒童能否使用尼美舒利顆粒
2024-10-24胳膊輕微骨折應吃啥藥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