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別讓肩膀靜下來 八項活動可預防肩周炎
“靜”是導致肩周軟組織慢性勞損或病變的主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最好別讓自己的肩長時間“靜”下來,尤其到了老年,更是如此。進入老年期后,由于骨質疏松、肌肉松弛無力,體力活動及肩部運動量一般都會減少,這就增加了肩周炎的發病機會。同時,肩關節周圍的血液循環本來就不豐富,再由于老年期植物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功能易紊亂,進一步使血液循環減慢,促使老年人肩關節疾病的發生。
以下介紹幾種可以增加關節及周圍組織的血流量,增強新陳代謝的常用的鍛煉方法:
門框牽拉法
患者站立,患肩側手握門框,逐漸下蹲,用自己的身體重量來牽拉肩關節,反復數次,幅度由小到大。
上提下吊法
在門框上或樹枝上設置垂巾,緊套手腕,患肢盡量高抬,然后做下蹲動作。
次數、強度應該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但在嚴重疼痛期應輕做、少做為宜。
擦背法
取立正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把一條長毛巾搭在肩上,患肢背于背后,雙手抓緊毛巾的兩端,健肢在胸前用力向前下方拉,然后患肢再拉回,反復拉動如擦背狀,次數不限。
拉繩法
把滑輪(可用硬圓筒代替)固定在高門上,繩子從滑輪上(或圓筒里)穿過,雙手抓緊繩子兩端的拉手。
逐漸加力,帶動患肢活動,每日拉動50~100次,并逐漸增加次數。
摘星換斗
右足在前,左足在后成丁字步,兩膝伸直,左手握拳,屈左肘,將左拳置于腰后,右手高舉過頭,掌背朝天,五指自然微屈,肘略屈,目視右掌心。然后右手置于腰后,左手高舉過頭,左右來回練習。
幼鳥受食
兩腳開立,距離與肩同寬,兩臂下垂。屈肘上提,兩掌與前臂相平,提至胸前與肩平,掌心向下;兩掌用力下按,至兩臂伸直為度。
上提時肩部用力,下按時手掌用力,肩部盡量放松,動作宜慢,呼吸均勻自然。
以上各勢,可以對肩部、頸部軟組織損傷、肩關節周圍炎等引起的功能障礙有輔助治療作用。
老年人如何運動治療肩周炎
不少人年過45歲,就開始感到肩部疼痛,肩關節活動不便,有時抬不起肩膀,不敢用力向上伸,臨床上叫肩周炎。不少患者多次求醫,因無特效藥而苦惱。實踐證明,應用藥物、針灸等治療配合體育療法,肩關節的功能恢復比較快。
肩周炎的體育療法動作較多,現介紹幾種,可酌情選做。
1、甩手站立,兩腳同肩寬,兩臂輕輕前后擺,并逐漸增大擺動幅度,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50~100下。
2、撈物站立,兩腳同肩寬,上身向前彎,患側前臂向下做撈物動作,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0~50下。
3、劃圓圈站立,兩腳同肩寬,身體不動,兩臂分別由前向后劃圓圈,劃圓范圍由小到大,每天兩次,每次50~100下。
4、摸墻站在墻根,患側手扶住墻壁,由低向高摸,直摸到最高點不能再向上摸為止,然后把手放下,反復練習,每次20~30下。
5、聳肩坐位或立位均可,肘關節屈曲成90度,兩肩聳動,由弱到強,每天兩次,每次50~100下。
6、沖天炮立位或坐位均可,兩手互握拳先放在頭頂上方,然后逐漸伸直兩臂,使兩手向頭頂上方伸展,直到最大限度,每次30~50下。
7、展翅站立,兩腳同肩寬,兩臂伸向兩側抬起(外展)與身體成90度,兩臂展開后停5~10秒鐘再放下,每天做30~50次。
8、摸頸坐位或立位均可,兩手交替摸頸的后部,每日兩次,每次50~100下。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珍牡腎骨膠囊是中成藥嗎?關節疼痛能服
2024-10-24胳膊輕微骨折應吃啥藥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腰肌勞損導致腰痛,能用云南白藥膏嗎?
2024-10-24膝關節炎用藥,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伊
2024-10-24類風濕關節炎有何良策可治
2024-10-24雙黃連膠囊能與尼美舒利顆粒同時服用嗎
2024-10-24爺爺關節疼痛,漢防己甲素片(金康)有
2024-10-24足跟痛不知原因,用啥藥能治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