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動脈狹窄的四大病因
椎動脈狹窄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為什么中老年人更容易得椎動脈狹窄呢?要怎么樣才能判斷自己是否患有椎動脈狹窄呢?
椎動脈狹窄的原因是什么?首先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椎動脈在哪個位置。椎動脈身體左右各有一支,它穿行于頸椎兩側的橫突孔,向上行進入頭顱內,兩支血管在腦內合為一支叫基底動脈。從椎動脈和基底動脈又發出很多粗細不等的小血管,供應人腦的枕葉、小腦、腦干、丘腦及內耳等部位。椎動脈和基底動脈以及它們的分支被統稱為椎基底動脈系統。
正常雙側椎動脈血流量為200毫升/分鐘,相當于全腦血流量的1/5。當各種病因使椎基底動脈系統的血流量下降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出現相應的腦缺血癥狀,一般不會超過24小時,但可反復的發作,醫學上稱為椎基底動脈系統短暫缺血而發作,簡稱“VBI”。有些病人癥狀不重但24小時內不緩解的,又稱為椎基底動脈系統的供血不足。
引起椎動脈狹窄的的病因主要有:
1.嚴重的頸椎病導致頸椎的橫突孔狹窄,導致壓迫椎動脈;
2.某些先天的椎基底動脈發育的異常等。
3.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動脈硬化以及血管炎癥從而導致椎基底動脈系統的血管管腔狹窄、血栓的形成;
4.動脈血壓過低就使得椎基底動脈的血流量減少。
相對于其原因,椎動脈狹窄的癥狀表現要明顯得多。
臨床表現:
1.頭暈伴有天旋地轉的感覺或周圍物體搖晃感即眩暈;
2.惡心、嘔吐、耳鳴、聽力下降;視物不清或視物成雙影、視物變形;
3.行走不穩、言語不清、聲音嘶啞、吞咽困難;一側肢體無力伴對側嘴歪眼斜、面部麻木;
4.椎動脈狹窄嚴重者可更可能會出現四肢無力、跌倒、神志喪失;
5.臨床以眩暈、惡心、嘔吐、耳鳴最多見。癥狀持續數分鐘或數小時,多在24小時內緩解,但可反復發作。
中年以后,出現發作性眩暈、惡心、嘔吐、耳鳴等癥狀,應該想到有椎動脈狹窄的可能。如果有高血壓、肥胖、糖尿病、嚴重的頸椎病、冠心病等,更應懷疑此病。病人應立即平臥,護送去醫院就診。搬動病人時要避免突然改變體位和過度扭轉頸部。病人嘔吐時要及時清除口腔的嘔吐物,防止誤吸入氣道。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珍牡腎骨膠囊是中成藥嗎?關節疼痛能服
2024-10-24胳膊輕微骨折應吃啥藥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腰肌勞損導致腰痛,能用云南白藥膏嗎?
2024-10-24膝關節炎用藥,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伊
2024-10-24類風濕關節炎有何良策可治
2024-10-24雙黃連膠囊能與尼美舒利顆粒同時服用嗎
2024-10-24爺爺關節疼痛,漢防己甲素片(金康)有
2024-10-24足跟痛不知原因,用啥藥能治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