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癥發病原因有哪些?
專家指出,脊髓空洞癥為一種受多種致病因素影響,病理特征為脊髓內形成管狀空腔,并引起一系列臨床表現,緩慢進行的脊髓病變。那么此病是如何形成的呢?要知道是如何形成的,得先知道此病的病因有哪些。
脊髓空洞癥發病原因?
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可分為先天發育異常性和繼發性脊髓空洞癥兩類,前者多合并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后者常由外傷、腫瘤、炎癥等引起,后者罕見。
1、先天性脊髓神經管閉鎖不全:本病常伴有脊柱裂,頸肋,脊柱側彎,環枕部畸形等其他先天性異常支持這一看法。
2、脊髓血液循環異常引起脊髓缺血,壞死,軟化,形成空洞。
3、機械因素:因先天性因素致第四腦室出口梗阻,腦脊液從第四腦室流向蛛網膜下腔受阻,腦脊液搏動波向下沖擊脊髓中央管,致使中央管擴大,并沖破中央管壁形成空洞。
4、其他,如脊髓腫瘤囊性變,損傷性脊髓病,放射性脊髓病,脊髓梗死軟化,脊髓內出血,壞死性脊髓炎等。
脊髓空洞癥詳細解釋: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脊髓空洞癥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目前有以下幾種學說。
1、先天發育異常學說
本病常合并腦積水、扁平顱底、先天性延髓下疝畸形、頸枕部畸形、短頸畸形、頸肋、脊柱側后凸、脊柱裂、弓形足等,故認為本病是脊髓先天發育異常所致。
2、機械性腦脊液循環障礙學說
最早由Gardner等人提出,認為脊髓空洞的形成完全由機械因素所造成,主要有兩個致病因素,其一是由于頸枕區先天性異常,第四腦室出口閉塞,妨礙了腦脊液從第四腦室進入蛛網膜下隙,而進入脊髓中央管;其二是腦室內腦脊液搏動性壓力不斷沖擊脊髓中央管管壁。導致中央管逐漸擴大,最終形成空洞。此外,第四腦室頂部四周軟腦膜的粘連也可伴發脊髓空洞癥,而當腦脊液循環得到改善后,臨床癥狀也有所好轉。
3、血液循環異常學說
脊髓中央區是脊髓前后動脈交界區,側支循環差,外傷后該區易壞死軟化形成空洞,常由受傷部的脊髓中央區(后柱的腹側,后角的內后方)起始并向上延伸。脊髓內腫瘤囊性變可造成脊髓空洞癥。繼發性脊髓蛛網膜炎患者。可能由于炎癥粘連,局部缺血和腦脊液循環障礙,腦脊液從蛛網膜下隙沿血管周圍間隙進入脊髓內,使中央管逐漸擴大形成空洞。脊髓炎時由于炎癥區脫髓鞘,軟化、壞死,嚴重時壞死區有空洞形成。
二、病理
有空洞的脊髓外觀可能正常,亦可能呈梭形膨大或呈現萎縮。空洞壁不規則,由環形排列的膠質細胞及纖維組成,空洞內常含有無色或黃色液體,空洞多發生在頸髓可向腦干或胸髓擴展,腰髓較少受累,偶爾可有多發性空洞,互不連通。早期可能局限于一側后角的底部,以后累及脊髓后角的腹側部分及前角的底部,最后擴展到該水平的極大部分。神經細胞與傳導束可有繼發的變性,主要在脊髓丘腦束交叉處、脊髓丘腦束、錐體束、后柱、前角細胞以及后角。常見病變位置有三處:①在中線切斷內側丘系交叉纖維;②在錐體及下橄欖核之間累及舌下神經;③向腹外側延伸于下橄欖核及三叉神經脊髓束之間侵犯迷走神經。在延髓空洞癥病例中不常累及面神經核、前庭下核到內側縱束的纖維、脊髓丘腦束及錐體束等。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骨折一百天復查長得慢負重痛,用藥咨詢
2024-10-24冬天跪在室外地面一小時后膝蓋疼怎么辦
2024-10-24腰痛寧膠囊有哪些副作用
2024-10-2412 個月寶寶能否吃鈣劑預防缺鈣
2024-10-24尼美舒利顆粒的包裝及每盒數量是怎樣的
2024-10-24腰間盤突出伴脊椎骨變性致腰腿疼痛行走
2024-10-24布洛芬膠囊能長期服用嗎?
2024-10-24附桂骨痛膠囊能治哪些病及適用人群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